和县:潜力巨大后发制人(图)
和县沈巷镇村民在裕溪河上进行龙舟竞赛。 IC资料
中国新晋女首富———碧桂园的杨惠妍,在这里投资78亿元建设国家体育局小球训练基地及旅游项目,这是我国小球运动基地规模*大、球类*全、标准*高、环境*优的基地。这个让女富商义无反顾投下重金的“价值洼地”,就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写下千古名篇《陋室铭》的居所所在地———安徽和县。
这里早已跨越了千年之“陋”。2007年,和县连续被评为“首届安徽投资环境十佳县”、“长三角*具投资价值县”。年轻、充满激情的和县县长朱爱民告诉早报记者:“给和县一个支点,和县将给您一个更精彩的世界。”
谈到中部经济崛起,一个重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因为其交通不便。但地处安徽巢湖的和县却无此之虞。和县紧临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穿境或沿境而过的合巢芜、合宁、宁马芜三条高速公路构成金三角框架。长江流经和县境内65公里,有三处共46公里长江深水岸线资源。已经建成的公铁两用桥———芜湖长江大桥引桥即落脚在和县南端,南京长江大桥至和县北端也只有40公里,已规划的马鞍山长江大桥将于2007年年底开工建设,其引桥紧依和县城区。南京禄口机场、芜湖湾里机场、合肥骆岗机场均距和县一小时车程,淮南铁路亦贯穿全境。
“提到交通,南京长江三桥至和县北端只有5公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京修建的长江三桥就是为和县量身定做。”朱爱民对早报记者表示,和县县城到南京禄口机场的时间,比南京到该机场的时间还要短。
交通通达之后,由于越来越强烈的周边城市群的交集拉动,和县日渐呈现出“后发制人”的态势。“近两年来,和县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两年翻一番。”朱爱民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县的财政收入已经超过2004年全年。”
经济实力的上升,使和县投资环境的改善得到了充裕的财力支撑。近年来,该县已建成和县经济开发区及乌江、沈巷两个工业园,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此外,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吨;县内有220千伏、110千伏变电所12座,总容量达28万千伏安,工业发展所需资源绰绰有余。
对于和县的发展路径,和县县长朱爱民有着清晰的思路———强工、壮农、扩城、兴旅。而每一项目标都是以龙头企业作为重要抓手,以市场化的模式推进。
农业无疑是和县的优势产业。和县是长江中下游“*大的菜园子”,油料生产进入全国百强县。该县连续两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先进示范基地,有35个农产品获部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个农产品被评为中国绿色农产品。
在朱爱民看来,零散、初级生产型的和县农业经济迫切需要升级换代。要壮大农业,必须实施产业化,向农产品深加工、集约化发展。有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和政府的着力推动,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崛起。“柒号食品”首期投资4亿元,将在这里建设蔬菜加工、净菜配送、食品机械制造大型基地;养鸭大王———香泉湖禽业去年销售收入已超过3.2亿元;此外,金城米业,象牙米业、华安粮油各自形成在大米、麻油方面的产业优势和龙头地位。
工业领域,和县倾力打造两区两园一基地,勾勒清晰的产业布局。两区即安徽省级和县经济开发区与重点依托“三沿”(沿江、沿路、沿桥)优势发展冶金产业的马鞍山大桥桥西经济区;两园,即以服装和阀门业为主的乌江工业园与农副产品加工业集聚的沈巷工业园;一基地指安徽省精细化工基地。
为带动园区基地发展,和县政府同样着力培养大龙头企业。世界阀门50强、丹麦AVK集团将在此建设亚洲*大的泵阀基地;和县本地企业———上市公司华星化工则重点建设华星化工园;和诚矿业首期投资5亿元生产加工氧化球团供应江浙沪钢铁企业;盘景水泥两条日产4500吨熟料生产线亿元的销售收入。新徽商造船集团也已看上和县深水岸线万吨级别的造船厂。
大企业、大集团的纷至沓来,与和县针对性强、注重实效的招商引资策略密切相关。朱爱民介绍,这些年来,该县实现了从全国招商向江浙沪重点地区招商、全员招商向建立6个小分队的专业招商和政府招商到以商招商的三大转变。
更重要的是,该县建立完善了五大招商机制,包括招商信息共享机制、项目审核评价机制、接待洽谈机制、协调服务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这些机制给和县的招商引资工作规范了程序,确保了项目的落地。
“决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和县的投资环境。”朱爱民说,该县每年都组织由人民代表、企业代表、政府官员等组成的评审团,对各部委办局进行办事效率、政绩等方面的考核,处于考核评价后两名机构的负责人将被免职。
制度的保障坚定了国内外客商的投资信心。近五年来,和县利用外资增长迅速,外资引进平均增长率高达46.3%,引进的外资企业逐年增多,投资规模日趋增大。2006年,和县实际利用外资1521万美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资883万美元,增幅居全省县市第二。
“和县人民历来勤劳,善于学习,这可以说是和县在招商引资中重要的基础优势。”朱爱民举例说,从事软体及户外家具制造的浙江卡森集团在和县投资建厂,招聘了当地1300多名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工人并送到杭州培训。卡森集团负责人感慨地说:“和县人学习能力非常强,仅一个星期就全部掌握了技能顺利上岗,实在难得。”
面对未来,和县确立了东向发展、工业强县、民营主体三大战略,着力打造长三角*佳的休闲旅游度假区、苏浙沪*好的产业配套转移基地、长江中下游*大的有机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和皖江*一港口物流基地。
农业方面,和县坚持面向长三角市场,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建设长三角地区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天邦饲料、衡源油脂、金城米业、华安粮油等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特色和生态优势提高深加工、精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名牌企业。力争到2010年,培育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1个、超亿元的龙头企业2个,全行业实现总产值20亿元以上。
工业方面,将加快建设盘景水泥、乌江水泥二期,使全县水泥产能提高到900万吨以上,力争到“十一五”末建材行业实现产值25亿元;重点建设华星化工、星诺化工,推进丹尼尔化工年产500吨丙烯酸盐生产线、京海化工橡胶助剂生产线、辉隆泰华高中低档复混肥料生产线等项目,到“十一五”末,化工行业实现产值30亿元;以宏晶新材料、三联泵业、AVK阀门等企业为重点,重点发展高品质人造金刚石、工业泵、阀门、电线电缆、金属制品等各类机电产品,打造泵阀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沿江滩涂资源,发展船舶制造业,力争到“十一五”末机电行业实现产值25亿元;以金和纸业为龙头,加快开发沿江滩涂水域,大力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形成15万吨涂布白版纸及60万吨白卡纸生产能力。依托浙江利达针织、天伦特纤、大友服装等企业,加快发展成衣加工、绵纶加工以及各类针织品,力争到“十一五”末轻工行业产值规模达20亿元以上。
和县境内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将在未来成为全县经济发展重要一极。该县将打造沿江50公里的旅游带和北部170平方公里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十一五”重点建设香泉湖、如山湖、霸王祠、古文化一条街、天门山、鸡笼山、龙潭洞、半月湖等景区。
“和县经济必将呈现井喷之势,‘十一五’全力跻身安徽十强县。”朱爱民充满信心地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千年之前写下《陋室铭》的刘禹锡,如果能够到今天的和县看一看,一定会惊叹于沧海桑田、地覆天翻。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3交易日创出汇改新高2007-11-12 10:19
夏新液晶电视撤出卖场转攻进军县城乡镇2007-11-12 09:30
巴西石油公司宣布在深海区域发现特大油田2007-11-12 07:47
尼日利亚官员认为:百美元高油价不会持久2007-11-12 07:47
共震艺术展上海开幕 展现奥运和艺术的共震效应2007-11-12 12:02
别墅业主景观湖上争搭露台将依法强制拆除2007-11-12 11:13
樊纲:宏调获重大成果急需经济新体改2007-11-12 09:42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