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千亿级生态产业园
个税递延养老险试点落地 上海开出...
我国将从四方面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
7月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16个试点地区将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
铁路部门将新增11个高铁动车组网络...
我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线路获批复 ...
中科院FAST重点实验室在贵州平塘挂...
银联卡免密支付限额上调至1000元
美国对欧盟等国开征钢铝进口关税
我国今年将支持建设约两万个4G基站
美国商务部与中兴通讯公司达成新和...
个税递延养老险试点落地 上海开出...
我国将从四方面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
7月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16个试点地区将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
铁路部门将新增11个高铁动车组网络...
我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线路获批复 ...
中科院FAST重点实验室在贵州平塘挂...
银联卡免密支付限额上调至1000元
美国对欧盟等国开征钢铝进口关税
我国今年将支持建设约两万个4G基站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6-10
核心提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作为全国重要资源型城市、安徽省传统工业强市,马鞍山市牢固树立“工业强市”“制造强市”理念不动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开放带动发展战略,以实施制造业升级行动计划为指引,以智能装备(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八大基地建设为龙头,以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优营商环境建设为主抓手,全力优服务、稳增长、促转型,努力打造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全市工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向优的喜人态势。
(资料图片 来源互联网)今年3月28日,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茂迪800MW太阳能硅片生产项目现场举行了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的3个项目总投资达46.5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17.5亿元、税收5.5亿元。这只是马鞍山经开区培育高端产业集群的一项成果。近年来,马鞍山经开区以“千亿级生态产业园”为目标,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紧紧围绕制造强区工作主题,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加速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奋力打造“以大为先、以聚为主、以创为优”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全面整合资源 龙头企业引领装备升级高铁车轮是车轮中的高风险、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过去一直依赖进口。而近年来马钢积极转型升级,加快高速轮轴研发,拿到了国内时速350公里高铁车轴的生产许可证,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他们的高铁轮轴也成为其“走出去”的拳头产品。“普通轮轴重载2527吨,我们生产的轮轴重载可达45吨,而且噪音比同类产品小。”马钢轮轴事业部总经理杜松林介绍说,马钢生产的轮轴具有高速化、重载化、低噪音等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强,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马钢与德国铁路公司签订了4200套轮对产品供货合同;在重载车轮领域,马钢也实现了对澳大利亚的批量供货。近年来,马鞍山经开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紧紧围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和“三重一创”建设,全力推进基地建设,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创新驱动、质量效益等方面想办法、出实招,基地在产值税收、产业集聚、龙头企业发展、创新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基地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立足马钢等领军企业在轨道交通产业技术领先、装备领先、市场领先的优势,采取培育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实施重大项目为契机,紧紧抓住产业转型转移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好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轨道交通走行部件的产业链,涵盖材料、车轮、车轴、轮对等行走系统,涉及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研发设计、金属材料、机械加工、装备制造及光机电与系统集成服务等。基地现有马钢轨道交通、迈特诺(意大利)特种电缆、摩利纳(德国)轨道交通等60多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现共有规上企业32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马钢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车轮获首批正式订单,被应用到了“复兴号”上。马鞍山迈特诺(意大利投资)公司特种电缆国内轨道交通市场占有率达20%。2017年基地32家规上企业完成产值82.7亿元,占安徽省下达指标的118.14%,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增幅38.6%。根据省发改委公布的数据,产值增幅位列全省25个战新基地第三位。除了龙头企业马钢外,基地的多家骨干企业也发展迅猛,取得了一批成果,如安徽学府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国家发改委示范工程“北京燕房线信号维修及设备综合维修系统”项目,在轨道交通设备管理领域树立了标杆地位。聚焦新兴产业 培育高端产业集群2017年10月8日上午,安徽泰能新能源电池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这个总投资50亿元的项目正式落户马鞍山经开区。这也是泰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项目的首期项目。该全产业链项目由海澜集团、新海宜科技、栖霞建设、泰尔股份等7家企业共同发起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达100亿元,分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子项目分期实施,建成后可形成产业、文化、生活和社区功能叠加的发展空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实现年产值约500亿元,年上缴税收约20亿元。项目决定发展,招商决定未来。近年来,马鞍山经开区提升质量效益,培育创新开放新动能。以“大”为先,实现又好又快“爆发式”发展。在保证经济质量、发展效益不断优化的基础上,马鞍山经开区紧抓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大块头”项目,以大项目促进大建设、大发展。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大对台、对欧招商力度,围绕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整车、轨道交通装备等战新产业,引进一批龙头型企业和引领型项目,加快完成优势产业链打造。重点以茂迪新能源为龙头,建设光电产业园,培育产值超200亿的光电产业链;以泰能新能源汽车、永途新能源汽车为依托,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打造新能源整车制造产业集群;针对台积电、紫光集团等行业巨头在南京、合肥投资设厂带来的上下游资源,设立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建设半导体通用生产平台,打造半导体产业园;以中辆有轨电车为突破口,加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同时,马鞍山经开区狠抓项目落地,加快项目产能释放。紧抓“四督四保”、强化跟踪调度,全力加快招商引资项目产能释放,为经开区工业产值提升提供有力支撑。想方设法加快征迁、场平和标准化厂房建设进度,全力推动永途新能源汽车、茂迪新能源二期、达利食品二期等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成直至达产。此外,马鞍山经开区还加快“腾笼换鸟”,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包括全面推进闲置厂房、土地整治清理,对辖区内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低效用地以及空闲厂房进行全面调查、清理、处置,*大限度地释放土地承载力,为经开区转型升级、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培育创新“主力军” 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马鞍山经开区还强化科技培育,提升创新发展动力。加快经开区“双创基地”建设,加速新能源电池研究院、中兴节能环保研究院、清华电池储能研究院等项目入驻。一方面着力打造高端综合型载体,构建涵盖特色小镇、产业研究院、大学科技园、民营孵化器等在内的多元化科创载体系统;另一方面打造创新专业化平台,依托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院、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形成完备的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人才链,有效提升经开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高端人才引进,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制定专门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大力扶持与奖励引进各类领军型人才的企业。加速高新技术研发,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大限度调动企业技术改进、创新研发、生产线升级、产品换代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创新支持政策,对标先进园区创新发展政策,出台适用于经开区的支持政策,对企业高技能人才引进、高层次团队建设、高新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与此同时,马鞍山经开区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助力腾飞新平台。提升“硬”水平,提前协调征迁指标供给、提前办理用地报批程序、提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打通银黄东路、正崴路等园区道路,加大力度推进银塘新镇区和田园综合体建设,按照“九通一平”、设施配套、环境*流的高标准打造功能完善、设施现代的新城区,实现“配套先行、筑巢引凤”的目标。优化“软”环境,注重园区文化氛围、社区服务、运营流程等建设,坚持“放管服”的机制创新,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一站式”服务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服务流程和社区环境。建设“新”平台,完善融资、设计、物流、营销、人才等公共服务,特别是加快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效益、有效提升园区产业集群竞争力。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震后10年加入新篇章
机票买得起退不起?15家涉事企业被约谈竟无人到场
中国报业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西宾馆隆重召开
又一起!连云港多家化工企业随意排污 触目惊心!
2018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
我国将于近期出台积极利用外资的若干措施
完善标顶层设计方案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正在酝酿
2020年我国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新动能拉动作用显现 2017年城镇单位平均工资稳步增长
供需趋紧 2020年全国用电量预计7.4万亿千瓦时
中央环保督察不允许问题整改“烂尾”
江西万年:吴长发涉黑案终有着落 部分成员已落网
中央追逃办为啥选择公布这50个外逃人员线名外逃人员藏匿线索 程慕阳等在列
女子丽江打滴滴15分钟后显示到了北京 车费8343元
OFO小黄车高管离职属实 戴威的控制权越来越烫手?
多部门发力,为特色小镇提供金融支持
特色小镇如何建? 专家来渝畅谈特色小镇创新与发展之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举报流程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