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和县唱响“脱贫致富曲” 共同创建和谐村
在马鞍山市功桥镇长建村司庄一处占地15亩的香菇种植基地里,有13座大棚,每座长30米、宽8米,里面种植香菇。秋日时节,走进棚里,一堆堆菌棒摆放得整整齐齐,每只菌棒有4个接种眼,把它用薄膜包裹保湿。“白天做菌棒,晚上接种。”经营这块基地的是长建村大学生村官于洋,他说每个棚子可做1万多个菌棒。
长建村是和县有名的贫困村,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全村人口1051户、4420人,其中贫困户86户、154人。作为大学生村官、村书记助理的于洋,来自于江苏泰州,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工程系,择优见习结束时,他就主动提出到贫困村任职,力求创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这里干了两年多了,去年一年收入30万元,今年仅8月份销售额已有20万元。”尝到甜头的于洋介绍自己“不务正业”的创业经历时,颇为认真。从没学过香菇种植,为了尽快掌握技术,他就去接受培训,还请技术员手把手地教。到现在,他的香菇栽植基地已初具规模。
棚口的湿帘机不停地工作着,为了发展,于洋花6000元购买了3台湿帘机,同时,他还为每座棚子安装了冷风机,共花去3.9万元,还雇佣了当地农民包括贫困户帮他挖沟、拉皮、通风、遮阳、采摘等。
来自该村司庄的司开齐单身一人,今年70岁,家里七八亩土地已流转给大户种植红薯,他来到这里主要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帮助棚子通通风,拉拉遮阳网等,一个月可收入1000元,加上他的低保补助,算算也脱贫了。
长建村集体收入为零,作为村官,于洋不能视贫困村不管,他挑起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担子,今年帮村里种植了3个大棚的香菇,力争帮村里脱贫。
不甘贫困的长建村副书记邓昌年说,今年初村里将帮扶单位帮扶的10万元资金拿出来,投入香菇种植上,每年给村里带来5万元的集体收入,从根本上摘掉了贫困村帽子。不仅如此,上面还给村里48万元建一座光伏电站,这样又增加了6万多元的集体收入。
和县扶贫办主任许述武介绍,除长建村种植香菇带领群众和村里致富外,善厚镇万元村结合军民共建,利用市军分区帮扶资金20万元及市、县帮扶单位的帮扶资金,开展龙虾生态养殖等,既发展了村集体经济,又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增收。善厚镇凤台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香泉镇长建村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发展苗木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县财政投入77万元,优先在11个贫困村建设“信福小屋”示范工程,开展电商扶贫。
同时,该县安排财政专项资金2253万元,引导贫困村集中连片发展畜禽、水产、苗木、茶叶、蔬菜、果木等特色种养业,带动扶贫对象脱贫致富;投入528万元建设11个村级集中光伏电站,10月底并网发电,将为11个贫困村每年带来6万元集体收入。
据悉,该县2014年经摸排、审核,确定贫困村11个,贫困户6706户,贫困人口13100人。通过两年努力,到去年底有1755户4723人脱贫。2016年将有4776人脱贫。(马鞍山日报)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