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和县乌江镇:小田变大田“农田四变”见雏形
冬日的小麦,刚刚发出嫩芽,露水凝聚着希望,滋润着麦苗。阳光的暖意也慢慢撒下,远处望去,成片成片诱人的新绿缓缓在眼前铺开,一改以往的荒芜。而此次土地的“整装再出发”,离不开和县乌江镇实行的“农田四变”土地整治行动。
“我们村田块分散,机械作业率低,村民种植的积极性也不高,据去年我们统计,冬闲田面积就有1000余亩。”说起项目申报初衷,该镇卜陈村党总支*刘云如实地谈到。卜陈村地属丘陵地区,土地不平整,高低不一,易涝易旱,难以引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施或实行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因此当地村民大多采用传统的耕地劳作方式,效率较为低下。且村内留守人员较多,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对土地种植意愿不强,更多的是倾向于土地流转,获取租金,这就导致村内农田未得到充分利用,资源利用效率更是不高,急需探索新型土地流转机制。因而,为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难题,卜陈村“两委”商量后决定借助“农田四变”发展契机,依照本村实际,实行“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一步步盘活村庄闲置土地,以形成规模效应。
然而,在推行土地改造工作时,村民意见不一。为做足他们的思想工作,卜陈村党总支*联合各支部*、村干部、网格员,借助“*有约”工作制度,到村民小组家中宣传政策好处、洽谈方案、解疑释惑,经协商一致,双方就土地经营权出租事宜,签订合同,给村民埋下心中“安心”的种子。
为确保每个农户流转田地的地理位置和面积不变,村干部积极配合施工单位,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测量登记,保存地块原状图,给农户吃下“定心丸”。之后,卜陈村采用村集体“统*流转、集中建设、挂网发包”的经营模式,对村民实行“保底+分红”的收益分配方案,根据本地土地流转价格水平,每5年调整一次租金,设定每年保底价不低于400元\亩,统一对外承包后再进行二次分红,纯利润的90%返还给农户,村内提留10%用于村级公益事业。以实现村民收入提高、村集体经济增收和耕地质量提升“三赢”的工作目标。
播种希望的种子,种下振兴的希望。“巴掌田”改为大田地的效益也立竿见影。田块连在一起,土地资源得以全面利用,通过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集中连种,机械作业也更为便利,施药、除草等人工成本有所降低,也可有效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卜陈村共在4个村庄内部实施土地改造升级项目,流转土地约750亩,惠利农户150余户。展望未来,卜陈村将继续跟进“农田四变”改造项目,扩充改革试点,持续推动土地流转,*大程度发挥农田效益,确保实现农业生产丰、农民收入高、农业环境美。(曹艳洁)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年度10项农业科学前沿重大基础科研成果
(记者于文静)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日发布《2022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报告,共遴选首次实现异源四倍体野生稻的从头驯化、首次绘制黑麦高精细物理图谱等10项具有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
2022-12-21 09:21
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这只是开始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达到*重要的预期成果。
2022-12-21 03:35
常泰长江大桥6号主塔高度突破200米
12月19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常泰长江大桥6号主塔已施工至32节,主塔高度突破200米。
2022-12-21 03:35
我科学家实现非接触心电图实时监测
实现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人体心电图实时监测,突破了百余年来心电图仅能通过接触式传感器获取的局限。
2022-12-21 03:35
种业振兴需要农业科技工作者胸怀天下、心系民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致力于攻克小麦生产中的“顽症”——小麦条锈病。
2022-12-21 03:35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成功通过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19日凌晨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
2022-12-20 05:35
日前,根据种子法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农业农村部公告发布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1384个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新品种。
2022-12-20 05:35
北京首次跻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前三位
报告显示,北京首次超越伦敦,在全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位列第三位。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均进入全球前十强,分别位居全球第六、第十位。
2022-12-20 05:35
“大国重器”点亮香港“创科博览二〇二二”
由团结香港基金主办的“创科博览2022”近日在会展中心开幕,展出约50项国家级展品,涵盖航天、陆地、深海、智能、生物科技五大领域,其中“祝融号”火星车模型等为首次在港展出。
2022-12-20 09:15
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方肯定。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方肯定。
2022-12-20 09:14
我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竞争力稳居全球*一方阵
中国农业科技论文竞争力指数全球*一,农业专利竞争力指数全球第二,农业热点前沿国家总体表现力得分排名*一。
2022-12-19 05:10
一种多收!我科学家成功培育多年生稻
经过20余年的探索,胡凤益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是稻作育种的一个创新。
2022-12-19 05:10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传承杭州宣言发布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庆典仪式18日在杭州举行。仪式上发布了《迈向可持续发展新未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传承杭州宣言》。
2022-12-19 05:10
国产大飞机这五年:通过产业化“大考”
中国商飞公司先后投入六架试飞机,辗转天南海北,开展密集试飞,完成系列试验,终于用五年的时间攻下所有考题,交出圆满“答卷”。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标志着这款飞机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正式走完了设计、研制、试验试飞、适航取证的全过程。
2022-12-19 09:26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关键议题谈判取得进展
中国将继续发挥*国作用,推动各方形成合力,弥合分歧,凝聚共识,达成国际社会期待已久的、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框架”。
2022-12-19 05:10
后来,再反思那场对话,吕永龙越来越觉得,城市作为一个以人为主导的生态系统,必须考虑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
2022-12-16 11:00
韦布望远镜观测到迄今*遥远星系
在韦布空间望远镜对星系开展的早期观测中,天文学家只能近似测量每个星系的红移,因为他们没有这些星系光谱的详细数据。
2022-12-16 10:55
我国首套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成功
能够穿山越岭、过江跨海的盾构机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装备,但超大型盾构机的核心部件主轴承却依赖进口。
2022-12-16 10:20
我科学家建立新技术揭示细胞间相互作用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细胞也是如此。研究组以小鼠为模型,利用新开发的邻近细胞遗传学技术,发现心脏中的内皮细胞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会迁移到肝脏。
2022-12-16 09:06
自然指数显示:中国位列生物医学科学领域前五强
按照文章份额,2021年生物医学领域的机构五强分别是哈佛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斯坦福大学、德国马普学会和中国科学院。
2022-12-16 09:03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