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破浪行
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浪潮中,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制胜的“牛鼻子”,就在于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2月8日,召开制造业三年倍增突破年暨“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动员大会,并发布《马鞍山市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4年)》。聚焦“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以产业发展打造新高地,以创新驱动激发新活力,以项目投资增强新动能,扎实推进制造业三年倍增,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争做高地。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制造业三年倍增稳健开局。全市新签约20亿元以上项目48个,其中百亿级项目4个。制造业投资增长22%,对全部投资贡献率达70%,连续3个季度获省投资“赛马”激励。
数字的背后,一条稳健的轨迹跃然纸上——马鞍山市正以产业集群的姿态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攀登,推动制造业价值的回归与跃升,驶向先进制造业发展“新蓝海”。
制造业是强国之基,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定盘星”。回首“制造业三年倍增突破年”的成绩单,有几道“大题”的得分引人关注:全市新签约20亿元以上项目48个,其中百亿级项目4个。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对全部投资贡献率达70%,连续3个季度获省投资“赛马”激励。蜂巢新能源二期等343个项目开工建设,天能电池一期等212个项目竣工投产。
建立市领导联系包保载体制造业三年倍增工作机制,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督促指导载体推进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同时,实施制造业三年倍增载体目标“赛马”行动,每月进行通报,每季度登报公示,并将制造业倍增纳入市委年度综合考核和日常考核,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作为省重点推进项目,宝武马钢新特钢项目(以下简称新特钢项目)一开工便受到广泛关注。项目总投资92.69亿元,分两期实施。该项目设计年产钢320万吨、钢坯315万吨,产品重点瞄准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非调质钢、合金冷镦钢等中高端市场。
2022年8月,新特钢项目炼钢1号转炉本体安装就位;2022年9月,连铸、轧钢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2022年11月,新特钢项目建设迎来重要节点——转炉倾动。2022年12月23日,新特钢项目一期工程建成仪式举行。
一个个节点顺利完成的背后,是上下以实施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为抓手,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坚定不移抓项目,全力以赴谋发展。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后发优势,就抓住了跨越式发展的“操纵杆”。全市1032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05亿元,新特钢项目等467个项目加快建设。硕果盈枝的背后,是加强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开展“七未”项目攻坚,每月对单销号。组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专班,建立重点项目会商协调推进机制,每周开展项目会商,及时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突出建好园区载体“主阵地”,实施园区创新升级行动。雨山经开区磁性材料特色产业园成功获批省特色产业园区。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建设全面推进。同时,围绕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城市主导产业,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南京泉峰、宁波爱柯迪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马鞍山。与南京、合肥毗邻地区跨界一体化发展实现全覆盖。
作为中国电池工业的龙头企业,2020年底,天能集团投资50亿元,在和县经开区建设天能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这也是和县招商历史上*大的单体工业项目。2022年6月,该项目投产,并于当年实现销售额12亿元。
万山磅礴有主峰。龙头企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品牌效应强,可以促进产业链延伸,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近年来,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引领作用,通过市场和行政等多方面的措施,千方百计扶持壮大龙头企业。2022年,净增133户规上企业中,有35家企业当年产值过亿元,同时加快推进山鹰国际、蒙牛乳业、晟捷新材料、蜂巢能源、汉马科技等企业努力向百亿台阶迈进。新增上市辅导备案企业2家、挂牌企业15家。2家企业获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做强一个,带动一片。龙头企业实力增强,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上下游衔接的区域产业链逐步形成,“龙头”带动“龙身”同频共振。
“公司2022年技改项目包含铁厂、管道和管件工厂设备技改以及数字智能化改造等。技改项目完成后,公司可新增产值4000万元、新增税收800万元。”慈湖高新区圣戈班管道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先德话语中透露着欣喜。
技术改造,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工业有效投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2022年,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255个,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
存量转型,既要赋“智”,更重提“质”。作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的关键一招,通过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强化结果运用,在产业政策、水电气价格上实行差别化措施,以“正向激励+反向倒逼”精准发力扶优汰劣,让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为先进产能腾挪空间,“种”出了一片片经济“高产田”。2022年,实施3.0版亩均效益评价,引导169户低效工业企业转型或退出;推出“标准地”改革2.0版,基本实现新增工矿用地“标准地”模式出让全覆盖。
一座城市的奋进势头,也在这一连串改变中悄然换挡。马鞍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和铸造产能综合评价,通过发挥政策牵引倒逼作用,不断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加快把制造业基础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日前,宝武2022年“宝罗创先争优赛”和“*佳实践分享赛”奖项评选结果出炉,马钢交材车轮三线冷床落垛机器人获得“金宝罗”称号。该机器人具备高温环境中高强度持续工作能力,有效提升了落垛效率,实现了生产过程数据贯通,通过岗位优化,提升了生产安全水平。
小小机器人的背后,是“智慧制造”的大主题。要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去产能,又需要培育发展新动能。如何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给出的答案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2年,全市聚焦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双招双引”与企业培育双轮驱动,加速推进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9.6%,占比比上年提升3.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户、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9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户、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4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户……随着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扶持政策的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从多点开花到集聚增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源源不断地涌现。
“战新”已兴,“未来”已来。集群发展,大势使然。产业竞争力源于产业集聚度。2022年,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021年度考评结果的通报》,其中马鞍山经开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被评为“A”级,基地现有马钢交材等龙头企业及多家骨干企业。
马鞍山经开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只是一个缩影。出台《关于加快打造“1+3+N”产业集群升级版的实施意见》,以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为主导,争创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培育壮大高端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积极创建省级重大新兴产业集群;依托载体产业基础优势,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市级新兴产业集群。2022年,“1+3+N”产业融合集群产值突破3400亿元,同比增长12%;主导产业集聚度达57%,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均居全省前列。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展望前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马鞍山整装再出发。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邬刚 通讯员 许峰 谷红银
马鞍山市博望区司法局新年早早谋划为民办实事
新春共话“梧桐里” 捧出“红心”暖民心
马鞍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去年调解纠纷案件253件
马鞍山经开区:深耕知识产权 厚植创新沃土
马鞍山市一集体一个人获农业农村部表彰
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年陡镇: “三个立足”激发全域文明新活力
2022年马鞍山市进出口总值逾444亿元
马鞍山市重点企业7天创造工业产值约38.8亿元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