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内容

安徽马鞍山:以新质生产力厚积发展新动能

admin6个月前 (10-07)未命名37

  马鞍山地处皖东、横跨长江,因矿兴钢、因钢设市。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面对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挑战,近年来,马鞍山市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数字赋能、绿色低碳,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路,为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增添强劲动能。

  如今,马鞍山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居全国第45位、安徽省第3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1%、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6.3件,均居全省第3。

  从传统到未来,创新驱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马鞍山以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行动,建立哪吒、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机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54.8%、60.6%,均居全省第1。另一方面,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产业创新研究院和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健全市与驻马央企、大院大所、高校的常态化对接机制,开展“智汇诗城”“科创群英汇”活动,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创成果产业化。去年,全市共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超300亿元、增长1.6倍。

  作为皖江城市带重要工业城市,制造业是马鞍山的立市之本。马鞍山坚持以制造业为“纲”,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全力招大引强。发挥11个新兴产业专班作用,紧盯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风口产业,加大招引力度。据悉,马鞍山每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超400个,2023年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近1倍,“1+3+N”战新产业融合集群产值突破3300亿元。

  当前,马鞍山制造业发展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全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集成电路、5G通信通讯、软件互联网等产业发展,壮大特色数字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围绕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制造、空天信息等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绿色为基、创新赋能、人才引领,全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加快发展方式创新方面,马鞍山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首先,发展绿色制造和服务,打造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023年,马鞍山产业集群产值突破660亿元,同比增长13.4%。新认定中钢天源等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第二,深化能耗产出效益评价,将194家能耗1000吨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纳入评价范围,加快绿色化改造。第三,开展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行动,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和环保绩效创A行动,推进“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加快用能结构调整,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马鞍山在近年来,深化亩均效益评价;深入开展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设立市级双百亿母基金;助推产业发展、推进营商环境改革,迭代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等等,以实际行动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眼下的马鞍山,“亩均论英雄”改革获评全国标杆案例,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2018年的12.6万元提升至2022年的23.6万元、增长87.3%. 2023年工清理闲置低效用地1.7万亩,新增工业用地平均容积率提升10%。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马鞍山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发力。通过实施“企声响应”专项行动、举办“采石会客厅”民营企业家恳谈会、产业链对接等系列活动122场,面对面、一竿子插到底解决企业诉求。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证明多、出具难、多头跑”等问题,率先在全省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梳理市级证明材料1294个,已实现免提交740个,免提交率达57.2%,研发运用直接刷脸办证的“无证明城市”桌面交互终端,已通过刷脸核验实现无感“免证办”2.5万件次。

  在加快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方面,马鞍山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具体来说,深入实施“诗城英才”计划和人才工作“登高”行动,迭代升级人才政策。每年安排3亿元人才专项资金,全市人才总量70.7万人、高层次人才8873人,连续3年入围中国蕞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单。此外,马鞍山还在全市实行特殊技能人才评价、深化产业工程师学院建设、常态化开展“才聚诗城高校行”活动、出台“研发飞地”建设实施办法、成立市科创和人才发展集团。目前,已经实现了市和县区人才服务中心全覆盖,营造出了营造重才、引才、爱才、聚才的浓厚氛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作为长江沿岸的重要工业城市,马鞍山正锚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全力谱写马鞍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王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hexian.021cf.cn/index.php/post/800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张荣印到县开发区进行现场办公

张荣印到县开发区进行现场办公

  6月13日,县委书记张荣印到县开发区就项目建设、企业运营情况进行现场办公。   张荣印一行先后来到应测航通无人机项目、平显科技、蓝天环保、货架产业园等处,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询问交流等形式,了解各项目建设进度、配套建设和生产运营等情况。   张荣印指出,项目建设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调...

2023年1月18日安徽库立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竞得马鞍山市1宗工业用地溢价率251%

2023年1月18日安徽库立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竞得马鞍山市1宗工业用地溢价率251%

  中指云网讯:2023年1月18日,安徽省马鞍山市成交1宗工业用地,安徽库立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以总价674.69万元竞得含国土出字[2022]59号地块,楼面价157元/㎡,溢价率2.51%。   中指云网讯:编号为含国土出字[2022]59号地块,位于含山经济开发区(清溪工业园区),工业用地,出让年限 50年,出让总用地面积为33073.00㎡,建设用地面积330...

变“土地存量”为“发展增量”

变“土地存量”为“发展增量”

  4月11日上午,在雨山经开区雨园路西侧的马鞍山银峰智能传感科技园项目现场,3台挖掘机正挥舞着“长臂”进行土地平整作业。“项目一期占地89亩,计划建设2栋高层和8栋高标准厂房,预计明年6月竣工。”安徽银峰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丽云介绍道。   这片欣欣向荣的建设场地,在数月前,还是一片低效用地。   此前,一家新型材料有限公...

马鞍山这个片区详细规划正在公示!

马鞍山这个片区详细规划正在公示!

  为了适应向山片区的发展需求,指导该区域内近期项目的各项建设活动,促进该区域的合理有序发展,为土地使用及下一层次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特编制马鞍山市向山片区凹山湖北单元详细规划。规划单元位于马鞍山市向山镇区东部,规划范围东至规划经七路-光大环保东侧用地边界,南至向濮路,西至围乌路,北至313省道-规划纬五路,规划用地面积328.97公顷。本次规划地块用地性质主要为:工业用地(1001...

机器上楼汽车上顶博望区“亩均论英雄”改革“再出发”

机器上楼汽车上顶博望区“亩均论英雄”改革“再出发”

  城市用地从“增量”时代迈入“存量”时代,“腾笼换鸟”实现了亩均效益的首次飞跃。那么,同样一块地,“亩产”还能怎样再提升?   作为全国“亩均论英雄”改革优秀实践案例——“以‘亩均’评价英雄、以金融‘贷’动未来”的起源地,博望区给出了答案:向垂直空间要效益。“机器上楼 汽车上顶”项目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厂房单层变多层,土地资源潜力被进一步释放,亩均效益有望再提升。...

刚刚!官方宣布南部教育园区旁地块延迟出让保证金直降12亿…

刚刚!官方宣布南部教育园区旁地块延迟出让保证金直降12亿…

  今天早上,马鞍山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拍卖时间调整至2019年9月29日10时   提交竞买申请的时间调整至2019年9月26日   上午9时至12时,下午14时至17时   马鞍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将在   2019年9月27日17时前确认其竞买资格   今年5月7日...

好消息!咱马鞍山这项指标全省头部!

好消息!咱马鞍山这项指标全省头部!

  是对土地资源稀缺性的蕞经典表述。   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方式的决定性因素。   近日,自然资源部公布《全国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情况通报》,在全国560余个城市中,我市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公顷/亿元)主要指标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第1位。   “惜地如金,管地如钱。加强国土规划管控,提升土地投入水平,提升...

博望区产业园“园区-单元-项目”管理模式入选

博望区产业园“园区-单元-项目”管理模式入选

  自然资源部发布《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头部批典型案例》   博望区产业园“园区-单元-项目”管理模式入选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头部批典型案例》,全国共18个案例入选,我市博望区产业园“园区-单元-项目”管理模式名列其中。   博望区工业经济起步早,但企业用地布局较为分散,规模较小,平均每家企业占地约7.4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