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农田有“四变”农民笑更甜
人民网马鞍山8月30日电(周坤)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塘南镇,有着“中国河蟹产业头部镇”称号,从空中鸟瞰,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勾勒出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田园生态图景。
为了让农田有“颜”更有“值”,今年以来,马鞍山市探索实施“小田变大田”“闲田变忙田”“差田变良田”“蟹田变稻田”等“农田四变”专项行动,努力多种粮种好粮,稳步提高农业效益。
截至目前,马鞍山市实施“农田四变”田亩38.8万亩,确保种粮面积、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写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注脚。
家住马鞍山市含山县云塘村的王大爷种了大半辈子的地。调田之前,一到农忙时节,他这个“行家里手”也犯愁,自家的田亩位置偏僻,田块弯弯曲曲,除草、插秧、施肥、打药,不论什么活都格外劳神费力。
今年以来,马鞍山市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冬闲田复耕复种、高效农业示范等方式,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归并零散地块,推进田块整治,实施“小田变大田”47个项目5.5万亩。
与此同时,马鞍山鼓励小农户将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实施“土地股份合作社+生产全托管”经营模式,实行“保底+分红”利益共享。
如今,王大爷的田亩重新平整规划,望着方方正正的田亩,他心里别提有多高兴:“现在自家田承包给大户,不担心田荒着浪费了,今年一亩地的租金还涨了一百多元。”
为破解非粮化、季节性撂荒难题,不让粮田沉睡,马鞍山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给予农资等方面补助,协调解决劳力、机械等方面生产要素,鼓励农户自主实施、应种尽种,让“闲田变忙田”。
在马鞍山含山县、和县,两地已分别列支1200万元、980万元,对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复耕复种,给予油菜、小麦、绿肥150—40元/亩不等补助。同时,分别明确运漕镇、功桥镇为冬闲田开发示范片建设,大力推广午季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提高冬闲田的种植效益。
据了解,今年,马鞍山开发冬闲田面积20万亩,充分调动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开发冬闲田的积极性,对种植大户流转经营的高标准农田,全部应种尽种,预计到2025年基本消除冬闲田。
在马鞍山市博望区滨湖村,今年以来,当地整合效益低下的村集体闲置田块817亩,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亩均效益为380元/亩,其中,农户分红266元/亩,村集体增收114元/亩。
一个个闲置耕地变成高产良田,得益于马鞍山实施的“金土地”工程。
马鞍山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改造,将“农田四变”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房集聚等相结合,整合智慧农业、设施用地、建设用地等要素,改造建设一批高产良田。
截至目前,马鞍山已完成“金土地”工程8884亩,涉及38个村,惠及农户8200余户,年内计划再实施22个村4372亩“金土地”工程。同时,推广农机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新技术,提升耕地地力等级。
当涂县塘南镇“蟹田变稻田”。王文生摄
马鞍山是“鱼米之乡”。在耕地功能保护和“非粮化”整治工作中,如何统筹兼顾复耕与群众受益的关系?
对此,马鞍山强化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引导一批低效蟹田退出转产,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低效河蟹养殖田实施有序还耕复田、恢复耕种。目前,马鞍山市摸排每亩效益1000元以下的低效河蟹养殖面积1.03万亩,正有序恢复耕种。
而在水产优势产区,马鞍山因地制宜推行“稻虾连作”“虾稻鱼”等种养模式,实现蟹田再种一季稻。目前,马鞍山市“稻虾连作”27万亩,粮食产量13.5万吨。
“以稳定水稻生产为前提,我们将‘蟹田变稻田’模式在全镇进行推广,拓展稻田的功能性,规范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当涂县塘南镇副镇长晋刚说道。如今,该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约6000亩,亩均可产优质水稻500公斤、龙虾120公斤,亩均产值达1万元、利润6000多元,真正实现了“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 。
山西安排部署高标准农田防汛抗旱工作
种养循环 什邡稻田里建起“养鱼工厂”
湖南沅陵:加大农田标准化建设 助益上万农民
北京农田观光季活动启动 推出5类56个农田观光点
安徽省将实施350万亩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
港北区建设稻虾智慧农田 打造现代农业新样板
马鞍山:实施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 挺起工业“脊梁”
马鞍山:以科技创新书写“双碳”绿色答卷
天津市武清区:“农田托管”开辟增收致富路
孙立志已任黄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千帆竞发逐浪高 八百里皖江水运忙
打卡2022中国黄山书会:阅读相伴 书…
合肥卷烟厂:合理用能 以实际行动助力节…
安徽这十年:向“外”打开新格局 年进出…
马(合)钢污染土壤修复项目启动
安徽:赶“烤”抗旱 下足“绣花功”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