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赋能科技创新提升城市创新能级
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撬动更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科研经费与GDP占比实现了“双提升”,进一步提升城市创新能级。今年以来,我市审核通过“免申即享”项目575项,奖补资金约1.37亿元;推动校(院)企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79项,投入资金近2亿元;引进亿元以上科创企业72家,总投资额338.63亿元;全市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累计发放贷款84.5亿元。
企业发展,人才是关键。2024年12月10日,安徽禾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禾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4年度马鞍山市“研发飞地”。
据了解,2022年6月27日,和县首个高校招才引智工作站暨企业“研发飞地”在四川大学揭牌,该招才引智工作站就是为安徽禾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量身定制的。“经过多年运转,目前,公司位于成都的‘研发飞地’已招聘了8名研究生。”安徽禾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郝兵说,在政府的帮助下,公司实现了把“研发种子”种在成都,在和县收获“实业成果”。截至目前,该公司拥有各项专利100多项,尤其在石英光掩膜基板材料领域取得多项专利技术,其中,800mm×960mm的第六代石英光掩膜基板材料为国内石英光掩膜基板行业蕞大尺寸产品。
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飞地”建设,只是我市聚焦科技政策支撑创新的举措之一。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定11个市级“研发飞地”。
聚焦科技创新,马鞍山步伐坚定。近年来,市科技部门积极完善政策体系,健全了研发导向的政策体系。通过持续完善市级科技创新政策及科技型企业培育、长三角科技创新券、“研发飞地”等专项政策,大力引导企业开展平台建设、项目攻关、人才引育等各类研发活动。2024年,全市审核通过“免申即享”项目575项,奖补资金约1.37亿元,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创新负担。
同时,我市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将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作为科技强市建设的重要保障。这些资金被精准投入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为企业的研发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校企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我市通过精准对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科研经费和GDP占比的“双提升”注入了新动力。
一手牵高校,一手连企业。今年以来,市科技部门多管齐下,扎实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助推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技术升级迭代。在做好企业技术需求摸底的同时,市科技部门常态化开展“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挖掘可以实现转化的科技成果。
常态化“登‘门’入‘室’”不为别的,只为“寻宝”,不仅为本地企业寻求“技术宝藏”,还能把高校院所成果“宝藏”挖到市场,实现就地交易、就地转化。2024年,全市新登记科技成果1902项,其中1272项已实现小批量应用、产业化应用。
为促进校企合作,我市大力开展科技要素对接活动,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精准匹配。2024年以来,已举办安徽“双创汇”等活动10余场,北京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我市共建技术转移分支机构,推动校(院)企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79项,投入资金近2亿元。
我市还积极开展科技招商工作,强化对科技含量高、产业化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招引。2024年以来,全市已引进亿元以上科创企业72家,总投资额338.63亿元;引进协同创新平台9个、科技服务业机构12家。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近日,马鞍山尊马科技有限公司在郑蒲港新区成功获得了500万元“科信贷”,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问题,更为其后续的科技创新与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信贷”依托政府增信、风险补偿、业务补助等方式,引导银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024年以来,“科信贷”已为我市36户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放款1.8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在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方面,我市大力推动银企对接,向开展“共同成长计划”的商业银行常态化推送科技型企业名单,推动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增量扩面。2024年以来,全市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授信总额度279.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84.5亿元。推动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入库“安徽省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平台,协调金融机构开展授信,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入库企业873家,发布融资需求458家,获得授信额度达107.68亿元。
在用足用好货币政策工具方面,我市支持金融机构积极申报“皖美伴飞”共同成长计划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2024年,已落地“皖美伴飞”共同成长计划专项再贷款1.71亿元。此外,打造“再贴现+科创企业”模式,建立科创企业白名单,在再贴现资金中划拨专用额度。今年以来,累计办理科创企业票据再贴现超22亿元。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记者 杨正文 通讯员 蒋李炎
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官塘村:移风易俗促文明 乡村新风绘新篇
当涂县税务局石桥税务分局:税惠兴农促发展 乡村振兴添动能
郑蒲港新区白桥镇七成村:以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和县石杨镇:冬至已至,防患未“燃”
花山区:“幼”见交通 共创美好
和县双严社区:迎新年 “妈妈”教我做腊肠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