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冲刺首季“开门红”跑出加速度
和县:冲刺首季“开门红” 跑出加速度
在位于和县经开区的马鞍山瑞高科技有限公司院内,物流车辆装卸货物的声音此起彼伏,彰显着企业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内,生产过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PU树脂、混合料、颜料等经过搅拌混合、涂刮、烘烤和表面处理等工序,变成了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汽车内饰表皮材料。
作为比亚迪、小鹏、蔚来、理想等多个新能源品牌及丰田、福特、日产等众多燃油车品牌的代工企业,马鞍山瑞高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口碑好。“目前,订单饱满,满负荷生产。预计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到1.7亿元,全年预计可实现8亿元到10亿元的目标。”该公司负责人张文韬说,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公司二期智能化生产线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预计今年9月至10月可实现投产。
企业争分夺秒抓生产、赶订单,和县招商部门也抢抓春光,高质量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为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
近日,10GWh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和年产500万套新能源汽车核心传感器及智能配电模块制造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地和县经开区。
据悉,投资7亿元建设的储能系统集成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10天时间。项目落成后,将填补马鞍山市大型储能系统制造空白,并与已落户的和县龙净蜂巢储能项目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关系。项目一期即形成10GWh年产能,达产后年产值达15亿元,其采用的模块化智能产线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二期百亩产业基地建成后,将串联周边光伏、电池材料企业,打造皖江地区蕞大的储能装备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年产值达5亿元,将有力提升和县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
在今年2月召开的和县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上,该县提出了要高效能推动项目攻坚,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确保形成更多投资量、实物量,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县之要,不断提升产业位势和能级。
作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平台,和县经开区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数字化改革、营商环境等方面奋力抓好全年经济工作开头起步,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拼出全年“满堂彩”。
坚持招大引强,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摸清现有产业链的断链点、卡链处,聚焦产业链靶向攻坚,瞄准上市公司、行业龙头、链主企业,聚焦朋友圈,运用好“龙头+配套”“资本+资源”“老乡+老友”“专家+专班”,发挥同盟军作用,有针对性地引进更多“吹糠见米”的优质项目,培育供应链生态圈,依靠高质量的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2025年,要确保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60个,固投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力争在50亿元重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壮大产业集群,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紧紧围绕“培育百亿企业、打造千亿园区”这一奋斗目标,聚焦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坚持“抓大、活小、育特色”工作思路,以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为主抓手,大力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扶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成长力的本土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骨干龙头企业,打造更大的产值或营收超十亿元、百亿元的企业群体,促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打造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新材料“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在3年内,培育营收超100亿元、50亿元、30亿元“链主”企业分别为3家、3家、5家。2025年,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6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增长38%,向500亿进军;规上工业增加值76亿元,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104.5亿元,增长10%,其中技改投资55亿元,增长25%;进出口总额3亿美元,增长24%。
加速智改数转,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要树立数据思维,将数字化嵌入高质量发展全局。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引导园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推动重点行业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规下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深化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鼓励建材和化工行业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实现企业节能降耗、扩能增产、提档升级。2025年,要大兴科技、大抓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个,完成“机器换人”100台。支持天能电池创建省级智能工厂、国家级5G工厂,三联泵业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一方面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快速有序建设节约集约程度高的标准化厂房、专业厂房,拟新增22.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打造生态型产业综合体,升级生产要素配套,完善园区生产要素,为中小企业提供“拎包入住”发展环境;加快园区邻里中心、人才公寓三期工程建设,完善园区生活服务配套体系;加快推进太阳河路改造和浦和园区杨家路、怀楚大道一二期、华夏大道一二期等路网建设,全面提升园区通畅能力和外在形象。另一方面持续提升园区服务能力,当好“红娘”“保姆”“店小二”角色;坚持“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继续秉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服务理念,落实“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切实把惠企政策落实好、把企业诉求解决好、把发展要素保障好,想企业之所想、想企业之将想、想企业之未想。园区所有干部职工,要当好企业和项目的监督员、协调员、服务员,全面实行领导包联、专员服务、清单化管理等工作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打造“办事不出园区、办事不找关系、办事不再为难”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