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闲置厂房开出项目新花
废弃的老厂房内住进了新企业,这是怎么回事?这不是鸠占了鹊的巢,而旧的“巢”引进了新的“凤”。11月17日,记者从济源了解到,济源采取“腾笼换鸟”的方式盘活工业闲置低效资产,既节约了土地,又让停滞的项目活起来,闲置的资产用起来,矛盾纠纷稳下来,实现了一举多得。
济源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的“小冶炼”等“五小工业”。在半个多世纪的市场洗礼中,不断有“小作坊”成长为行业的“领头羊”,也不断有企业因种种原因逐渐被市场淘汰。企业破产了,但厂房仍在。据了解,济源*一批工业类盘活闲置低效资产攻坚台账项目共计35个,涉及用地5952.59亩,厂房面积55.53万平方米。如何“唤醒”这些“沉睡”的厂房和设备,让它们再次焕发生机?
“我们用‘三个强化’来破解这个问题。”济源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赵金刚介绍说:“招商引资、深度耦合、输血重生,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
强化招商引资,实现优势再造。针对因亏损严重长期停产的企业,济源示范区鼓励其依法破产清算,通过二次招商引进优质企业盘活闲置资产,推动双方合作共赢。玉泉街道引进的企业和瑞包装租下已停产的巨康实业厂房之后,新企业留下来很快顺利投产,老厂房又运转起来发挥了新作用。
强化深度耦合,拉长产业链条。在如何利用停产企业的生产设备等生产资料方面,政府积极协调同行业企业收购入驻和整体租赁。虎岭高新片区的兴隆技术玻璃通过出售企业资产盘活项目用地,与丽会玻璃达成了合作意向,近期将签订收购协议,既实现了资源集约、资产盘活,又拉长了产业链条。
强化输血重生,化解融资难题。济源示范区以协调企业担保、提供无息借款等方式,引导企业利用现有厂房和资产设备积极融资“输血”,力促恢复生产。济水街道的矿用电器面临破产风险,经过协调,该企业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达成合作意向,企业自身通过出租办公厂房缓解了资金压力,实现了小规模生产。
经过“腾笼换鸟”和“旧巢引新凤”,截至目前,济源已盘活项目24个,完成投资6.7亿元,盘活用地面积4101.3亩,盘活厂房面积达37.37万平方米。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