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鞍山和县厂房 > 正文内容

了不起!全国57名马鞍山这个园区又双叒叕上榜了!

admin6个月前 (09-21)马鞍山和县厂房48

  2014年10月,被认定为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同年12月,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88位。

  2016年1月,实行“大部制”,将内设机构精简调整为“五部五局”。同年12月,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60位。

  2018年3月,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名单中排名第7位,位居全市*一。同年11月,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57位。

  2002年,慈湖高新区前身慈湖工业园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建区16年来,经济、社会、民生等各方面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3月,慈湖高新区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名单中排名第7位,位居全市*一,首次跻身全省“十强”阵营。

  2012年8月19日,慈湖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我省继合肥、芜湖、蚌埠之后的第四个国家高新区。获得国家级金字招牌,给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2年11月8日,马鞍山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准高新区实施扩区,将花山区原慈湖乡、慈湖街道、金家庄工业园、花山经济开发区划归高新区委托管理,同时将和县精细化工基地、乌江工业园及秀山新区部分区域作为高新区的挂牌区。扩区后,高新区总面积达56.5平方公里,其中直管区29平方公里,进一步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空间。

  面积大了,体量大了,企业也多了。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高新区产业集聚式发展效应明显,已成功吸引了世界500强法国圣戈班、德国易能环保、韩国和承、美国博浪热能等著名外资企业。

  以中兴集团、神华集团、立白集团、奥盛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大企业集团和以金桐化学、中橡化工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台资企业入驻。目前,园区拥有各类工业企业近千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总数分别位居全市*一和第二。

  升级国家高新区六年来,慈湖高新区站在新的起点谋局布势,迎来大发展格局。以集聚度高、竞争力强、带动力好、资源环境优为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以“两镇”即智慧小镇、健康小镇。

  “三园”即科技创新园、产业合作园、文化创意园;“四基地”即绿色化工、节能环保、港口物流产业基地和“双创”示范基地;“一工程”即区域环境综合改造提升工程等为载体的总投资达500亿元的“2341”重大项目建设,发展提升绿色化工、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做强港口物流等产业,“221”现代化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0%。

  面向未来,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慈湖高新区又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建设 “创新、智慧、绿色、和谐”的现代化新型园区,为实现新崛起做出更大贡献。

  建区以来,慈湖高新区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园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截至目前,园区拥有各类工业企业近千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1家、高新技术产品340个,有效专利总数2800余件,专利成果转化率达70%。拥有各类研发机构78家(省级以上7家),为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示范和先导作用。

  慈湖高新区积极推行“互联网+”模式,有效促进企业两化融合,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等智慧产业,着力建设以MICT产业为主导的智慧小镇和以大健康产业为特色的健康小镇,加快推进智慧生产、智慧生活和智慧生态;

  加大招才引智工作,为了帮助企业加快人才引进,提高创新能力。截止目前,已建立省级院士工作站 2家,一家完成申报;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36家,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24家。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主动与高校院所密切合作,实现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20多家重点高校院所参与开展产学研用合作。

  近年来,慈湖高新区始终坚持生态环境是未来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坚决取缔“土小”企业,加快传统企业技术改造,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治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努力降低污染总量,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同时利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存量、构建增量,名士达新材料、健鼎环保科技产业园、北化高端润滑油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纷至沓来。

  成立西部指挥部,深入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加大天门大道、高压线缆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结合“三线三边”专项整治工作,在园区全面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成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既定目标。

  坚决淘汰关闭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抵住压力先后关停落后产能企业60余家,有效解决了宁马交界处“土小”企业无序发展问题,同时利用腾挪出来的土地先后引进高新技术企业10余家,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

  倡导开放、合作、包容,注重安全、稳定、顺畅,坚持互惠、互利、互助,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努力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推动区地融合、区港融合、区产融合、区企融合迈上新的台阶,让园区企业、群众切实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2年,慈湖高新区预计将实现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实现财政收入30亿元。

  牢固树立改革创新*一动力、科学技术*一生产力、双创人才*一资源的理念,突出抓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加快推进动能转换,努力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集聚区,切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切实增强园区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继续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强与高校院所对接,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开放联动——打好“南京牌”。在融入南京都市圈中发挥“桥头堡”“排头兵”作用,充分利用南京的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环境等高对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3月18日,慈湖高新区驻南京经贸技术联络处揭牌成立,这是慈湖高新区用心打好“南京牌”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开放发展、加强对外合作的重要成果。截至目前,慈湖高新区通过联络处的牵线搭桥,已和南京卓高新材料等6家企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在谈项目超20个,计划总投资额超过30亿元。近三年来,慈湖高新区共吸引了南京科思化学等100多家南京企业入驻,总投资额超过80亿元。

  把服务企业作为慈湖高新区的核心任务,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服务效率,打造特色品牌,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不断优化园区发展环境。作为全市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慈湖高新区秉持“支持企业就是支持发展,服务企业就是服务民生”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着力解决项目落地难、建设慢问题,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今年以来,慈湖高新区共走访调研企业723户(次),召开企业座谈会共计38场,参与座谈企业301户(次),开展政策宣讲65次,参与人数2635人次,组织企业参加“春风行动”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200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hexian.021cf.cn/index.php/post/999.html

标签:

相关文章

中科(马鞍山)新材料科创园有限公司

中科(马鞍山)新材料科创园有限公司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为贯彻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战略新材料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引领性作用,马鞍山慈湖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决定共建中科战略新材料科技园及创新平台。该平台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加速器、成果转化基金平台以及产业基地。定位于以新材料领域为核心,充分发挥过程所的人才、技术优势,依靠...

马鞍山和县发布多名干部任前公示 涉及书记、副镇长等人选

马鞍山和县发布多名干部任前公示 涉及书记、副镇长等人选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据和县先锋网消息: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现对以下拟任人选进行公示(按姓氏笔画为序):   郑爱武,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籍贯、出生地安徽和县,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一级主任科员,拟任县科技局党组书记;   裴  亚...

【聚焦全县经济工作会议】访县投资促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孙小华

【聚焦全县经济工作会议】访县投资促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孙小华

  县投资促进中心将按照“专业、精准、用心、实干”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四种理念,突出八种路径,着力建立“1+3+6”工作落实推动体系,以高水平“双招双引”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   聚焦“专业”,深化精准招商。围绕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等特色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制定产业链招商指南,开展精准对接、精准招商;建立并动态管理重点对外合作项目库、目标企业库、县...

岳西:推动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岳西:推动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岳西县把“标准地”改革作为深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对标先发地区成功经验,积极推广“标准地”制度,建立健全配套设施。成立了“标准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岳西县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制度工作方案》《岳西县“标准地”企业投资项目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和《岳西县工业项目“标准地”奖惩办法》等文件,突出亩产论英雄,保障“标准地”试点工作顺利推行,并将逐步实现在全县领域推行工...

和国土告字[2021]2号和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标准地)公开出让公告

和国土告字[2021]2号和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标准地)公开出让公告

  招标采购导航网为业主单位征集筛选优质供应商,将预报名企业审核对接提交给业主单位。   *****招标公司受业主*****委托,于2021-03-17在网上发布:和国土告字[2021]2号和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标准地)公开出让公告。各有关单位请与公告中招标负责人接洽联系,及时开展投标及相关工作,以免错失商业机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

项目攻坚年和县:聚力招大引强

项目攻坚年和县:聚力招大引强

  “去年以来,和县招来很多优质项目,投资50亿元、产值百亿元的天能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以下简称天能)*引人瞩目。”近日,和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永俊谈起项目喜形于色。   和县自去年以来,推进以经济开发区“一区多园”和台创园“一园多区”产业协同发展,成立“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特别是南京的规划衔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坚持“研发在南京、转化在和县...

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落地 四川省多地探路“拿地即开工”

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落地 四川省多地探路“拿地即开工”

  今年3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的通知》,提出四川省“标准地”改革的时间表——2021年6月底前,有条件的省级及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及省级新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园区)先行实施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   通过在土地供应前设定好相关指标体系,在企业拿地前就约定好开发利用土地的相关标准,是“亩均论英雄”...

约3203亩!石狮2021年供地计划出炉!

约3203亩!石狮2021年供地计划出炉!

  《石狮市2020S-26号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成果已于2020年进行批前公示。据规划文件显示:石狮市2020s-26规划地块位于祥芝单元,现状为废弃的石狮市粮油总公司粮食转运站。   斗美湾片区改造系2019年市重点建设项目,现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根据我市批准的《石狮市祥芝镇斗美湾片区改造工程动迁方案》,应安置各种户型房屋合计56套。因安置需要,将规划地块纳入征拆范围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