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园区经济迎来新机遇
两年来,随着“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县园区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省级精细化工基地、省级经济开发区,三大园区抢抓“融入机遇”,修编规划、找准定位、创新方法、优化机制,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园区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和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始终按照“引领安徽农业、彰显台湾特色、促进皖台交流、台企共赢发展”的目标,招商引资质量更高,园区“台”字特色更加明显。两年来,在招商定位上,立足都市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和创意农业,注重引进食品加工企业入驻,特别是有实力的台湾食品加工企业;在招商方式上,与市台办签订了合作共建台湾食品加工产业园。与海口市台胞投资协会、漳州市台胞投资协会、马鞍山市台胞投资协会等签订了委托代理招商协议,共建招商平台。与安徽省农科院、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就合作设立农产品加工研究院,达成建设食品加工企业孵化器意向性协议。在突出园区“台”字特色上,今年以来,园区先后举办了三次台资企业招商推介会暨投资环境说明会。
目前,1万平方米智能温控蔬果展馆项目、上海翠微斋食品1号4500平方米主体厂房项目、工厂化育苗项目、回民清真宰牛场项目、香泉湖禽业5000平方米多功能综合楼与6万吨熟食加工生产车间项目、培林二期项目等均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年1-6月份,园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1亿元(其中规上企业产值7.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财政收入18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63亿元。
利用国家级“金字招牌”所拥有的优惠政策,和县按照“市县共建、以县为主”的总体要求,积极推动慈湖高新区与省级精细化工基地合作共建。两年来,省精细化工基地对产业规划和控制性详规进行修编,改变以往以农药系列产品为龙头的产业模式,重点发展高端精细石化产品、新型农药助剂、盐化工精细加工、新领域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现代港口物流等产业,坚持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
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理念,依托园区现有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进一步拉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联系中国化工学会、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主动承接江浙化工产业转移;对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的项目一律亮红灯。对每个在谈项目,邀请专家从安全、环保、行业准入条件、科技含量等方面进行预评估,不符合安全环保条件的坚决不引进。
目前,华星化工离子膜烧碱、三***化磷、星诺化工、星宇化工、弘源特种树脂等一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今年1-5月份,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1.6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亿元,同比增长2.51倍;财政收入3274.31万元,同比增长89%;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6.62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家。
和县经济开发区扎实推行“保姆式”服务企业制度,主要负责人联系重点项目,随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建设和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让园区企业有了“家”的感觉。
开发区深挖已投产企业的发展潜力,鼓励有潜力的企业在现有土地上增加投资新上项目;或进行技术改造新上生产线月中旬,同盛环件与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合作,铖友、电线电缆、嘉成泵业、斯瑞尔阀门、嘉益玻璃、中元激光等企业陆续新上项目或进行技改,全年增资扩建投入有望达8亿元。
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今年3月初启动284套公租房建设,进一步增强园区配套功能;5月份启动了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提高了园区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整合园区现有的国有资产,增加开发区和兴公司运营体量,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问题,全年有望融资8000万元,6月份经牵线,促成英大汇通与电线万元的融资租赁业务,为企业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招工机制更加健全。全方位加大招工力度,找准着力点,牢固树立招工就是招商的理念,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优化土地配置,解决项目“用地难”问题。
园区内,服务外包、栖金产业园、三联特钢、公租房、三才体育用品、和华医药物流、通风设备、彩晶光电等项目有望年内全部建成投产。
今年1-5月份,区内实现工业产值14.97亿元,同比增长6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5亿元,同比增长286%;上交入库税金4209万元(含出口退税818万元),同比增长76%。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