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确定首批29个市级乡村振兴典型示范点和县5个入选有你的家乡吗?
原标题:马鞍山确定首批29个市级乡村振兴典型示范点,和县5个入选,有你的家乡吗?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乡村文化为底色、改革创新为路径、要素支撑为保障,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马鞍山样板”的总体要求,各县区按照树点、连线、成片的工作思路,依托产业支撑、区位优势、自然禀赋、基层组织战斗力,重点投入、强力推进,分类打造一批乡村振兴典型示范,并在此基础上,提炼经验、总结规律,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样板模式,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同步提升乡村治理、乡风文明、民生保障(生活富裕)等工作,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领域迈出坚实步伐,打造一批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推动产业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区域环境、产业集聚等比较优势,推动土地规模化利用和三产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注重生态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三大革命”,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宜业宜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倾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重点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产业强、生态好、质量优的优势特色农产品集中区,打造“产业+”模式。
重点拓展农业新业态、新功能,培育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和都市农业精品区等休闲农业重点片区,打造“乡村旅游+”模式。
重点开展集中连片或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环境美、乡风淳、治理好的美丽乡村,打造“美丽乡村+”模式。
重点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升级和功能拓展,加大农业园区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力度,积极创建各类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使农业园区成为示范创新的样板区、产业要素的集聚区,打造“园区+”模式。
重点遴选产业效益明显、辐射带动性强、品牌影响力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引导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基地开展对接,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形成紧密型利益链接机制,打造“龙头企业+”模式。
重点扶持产业基础较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扎实推进、集体经济有效壮大、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使之成为抓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扶贫+”模式。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发改、财政、农业、国土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统筹组织试点示范的推进工作。各县区、开发园区要确立专门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开展此项工作。
(二)加强规划引领。各县区要加强典型示范各类规划的编制、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分类有序推进典型示范创建,统筹兼顾农村保护与发展。
(三)加大资金支持。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示范试点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国土等项目。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共同开展示范试点建设。
(四)主攻增量创建。支持各地结合实际,主攻乡村振兴新的典型示范点创建,加大新增示范点创建在县区“三农”考核中的权重分值。同时,鼓励有一定基础的现行乡村振兴示范点进一步提升品质,扩大影响。
(五)注重实践创新。充分尊重基层实践,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及时将基层鲜活经验总结提炼成为工作模式,推动全市乡村振兴整体发展。
(六)严格督查考核。对各县区示范创建情况进行定期督查考核,并将督查考核情况计入县区目标考核范畴。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