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这个小村子成为婚俗改革“急先锋”!
你能想象吗?一场酒席办下来,收到11万元随礼的份子钱,*后竟还倒贴2万元!为了人情往来,有的村民甚至被迫背上高利贷!这些都曾真实地发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善厚镇陶店行政村小庄自然村。
“现如今,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村成了善厚镇乃至和县移风易俗的示范村。”11月4日,和县善厚镇陶店村党总支副*吴万平说道。
此前,村里人互相攀比、铺张浪费成风,一度愈演愈烈,村民深受其害,小庄村逐渐沦为陈规陋习的“重灾区”。
“大概从十年前开始,善厚镇婚丧嫁娶大办特办的不良风气盛行,村民之间相互攀比,办酒席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小庄村移风易俗改革牵头人、红白理事会会长许自才介绍,用钱贴“喜”字的标准从10块到20块再到100块,家里小辈过十周岁生日,贴字送礼一次甚至能达到上万元。
婚丧嫁娶随礼,本是农村人联络感情的方式和手段,但由于互相攀比,逐渐演变成农民“不能承受之重”。以前,有些农户一家一年的收入都还不够人情往来的支出。有些村民甚至因为过重的人情往来背上高利贷,陷入贫困。
2018年,小庄村被选为和县移风易俗试点村,大力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今年9月15日,民政部发布关于同意将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等17个县(市、区)确认为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的批复,和县上榜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名单,善厚镇小庄村当仁不让成为和县婚俗改革的“急先锋”。
陈规陋习,如何破解?小庄村村干部打出“亲”“情”“勤”“三张牌”。
“先通过亲戚做工作。”许自才告诉记者,村里人都沾亲带故,亲戚成为宣传移风易俗的着力点。“如果这招效果不明显,村干部就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算经济账,宣传移风易俗政策。再不成,我们就勤上门,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耐心做好思想疏导工作。”
经过数年如一日的努力,小庄村由陈规陋习的“重灾区”转变为移风易俗的“样板区”。
“现在村民们也感受到了移风易俗的好处,每年也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耗费在这些事上。”许自才告诉记者,曾经借高利贷随礼的村民胡开贵,现如今家里也建起了新楼房,小庄村村民的幸福感明显提升。
由“重灾区”变成“样板区”,红白理事会功不可没。
无规矩不成方圆,小庄村红白理事会制定了一套工作制度,规定操办婚丧嫁娶的酒席桌数、规模、范围、天数等。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村人慢慢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风气,在操办婚丧酒席之前都会主动来红白理事会报备。
当下,淳朴优良的村风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现在村上人办喜事、过十岁都不花钱请乐队了,都邀请我们舞蹈队过去表演。”小庄村红白理事会成员、禁毒禁赌会会长、村广场舞召集人,因心直口快、秉公办事被村里人称为“袁老大”的村民袁正英告诉记者,在移风易俗改革之前,小庄村赌博行为屡禁不止,有人因为赌博而倾家荡产。抵制不良文化的*好方法就是用健康的文化活动去充实群众。为此,袁正英带头坚决抵制聚众赌博,引导村民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村民们的精神生活,如今小庄村组建了属于自己的舞蹈队,村民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
如今的小庄村,在村干部以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风俗移了文化没断、酒席少了感情没淡。全村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村民文明守礼、热情好客,移风易俗不仅树起了文明新风,更连通了村民们内心的精神世界,描绘出乡村振兴的动人新画卷。
福州出新政:外地毕业生来求职包住一年
科创金融发展综合指数 南京全国第六
江西湖口县:牡丹荷盛开 “蝶形蜻蜓”如约而至
夜幕下的银凤湖,灯光璀璨美轮美奂……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