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迎来全新“天然氧吧”!带你来场“绿色明珠”的“森呼吸”之旅
原标题:马鞍山迎来全新“天然氧吧” !带你来场“绿色明珠”的“森呼吸”之旅~
和县,地处皖东,濒临长江,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坐拥“三山”“三湖”:即天门山、鸡笼山、如方山;香泉湖、半月湖、如山湖。被誉为江北“绿色明珠”。
近年来,和县紧紧围绕“一江两岸森林城、吴楚画廊马鞍山”总体定位,充分利用和县经济社会和自然山水禀赋,强力助推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收效显著。
截至目前,和县森林覆盖率由过去32.52%提高到35.33%,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1%,城市建成区绿地率提高到36%,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3.8平方米,骨干河流绿化率达95%以上,城市道路绿化率达100%。
一座健康休闲、绿意盎然的“生态之城”“森林之城”“健康休闲旅游之城”正蓬勃兴起。
为加快马鞍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步伐,和县按照“一心、双翼、多点、多廊”的总体布局,全力推进全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健康休闲、青山绿水的“森林之城”。
“全县上下,全员动员,为共绘美好愿景,共创国家森林城市献智献力。”和县负责人如是说,为呼应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县首先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成立了省级创森工作领导组,组建了创森工作办公室,编制印发了《和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县级实施方案》。
为加大创建氛围,和县张贴创建宣传画5000余张,悬挂宣传标语200条,开展生态科普11次,发送公益短信10000条,问卷调查1150人次。公众对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7%,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6%。2018年,全县上下义务植树80余万株,建成八一、巾帼、共青、工会、人大、机关干部、学子林等义务植树基地7处。
走进位于历阳镇长江石跋河段的和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县直机关干部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只见占地160多亩的长江防护林长势喜人,一棵棵杨柳、水杉随风摇曳,满目葱茸。
据介绍,自2018年以来,和县下大力气对长江沿线散乱差现象进行整治,对影响长江保护的砂厂、码头、造船厂进行拆除,并恢复植被。截至目前,仅长江沿线余亩,实现应绿尽绿。
为加快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八大工程”,和县健全投入机制,以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全面参与方式,实施城乡增绿增美工程、绿色长廊工程、水系拓展工程、山场造林绿化工程、森林提质增效工程、森林生态体验工程、森林产业发展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通过“八大工程”建设,营造出“山水一体、森林环城”的生态格局。
其中,建成生态绿色长廊工程300多公里,覆盖全县所有县级以上道路;创建森林城镇5个、森林村庄37个,镇村绿化628公顷;长江建新绿造林33公顷,山场造林绿化621.7公顷;建设林果庄园、慢生活体验区200公顷,经济林和苗木基地1010公顷;新建和州湖公园、陋室公园等公园绿地4个,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183.27万平米。
走进安徽林海,这里宛如世外桃源,又如人间仙境。在这里,蓝天绿水白云不仅净化你的心灵,而且还可以让您拥有身心放松的青山绿水、绿色环保的饮食起居、自由自在的田园野趣!
几年前,安徽林海还是一家以苗木销售为主的园林绿化公司,随着公司规模越做越大,该公司综合效益不断发挥,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现已发展成以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景区,是我市名副其实的亲子研学、户外拓展、休闲娱乐、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安徽林海的发展,得益于企业绿色产业不断升级。”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管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在省市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和县绿色产业体系更加优化,绿色综合效益更加显现。截至目前,已形成经果林、花卉苗木、森林旅游3个特色主导产业,以林海、茗闻天下农场、桃花盛开农场为龙头的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愈发明显,仅去年,全县绿色产业产值就达到10亿元。
为*大限度地做大和县造林绿化综合效益,增加经济效益潜力,和县将造林绿化与其他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虑,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合理选择绿化品种,推动生态惠民、产业富民。
与此同时,和县为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优化产业结构,该县专门聘请南京农大、安徽农大课题组,在台创园、功桥镇长建村茗闻天下农场规划一定规模的果林园,打造综合性果品基地和生态旅游区,推进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发展。
“以生态维护为基准,以果业发展为主导,以老旧果林园改造提升为辅助,通过山地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果园生草还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措施发展特色有机农业,起到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净化环境等生态效益。”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管负责人介绍说,在全县内培育如林海、茗闻天下、桃花盛开现代果品、茶叶为龙头企业,带动一方百姓发展果品、茶叶产业,实现提效增收。
走进和县石杨镇先锋村板栗产业园,只见粗壮的板栗树上挂满了果实,整个树冠所笼罩的树荫足有上千平方米。
“像这样粗壮的板栗树在这片山坡上有100多棵,平均年龄在100岁,*大的要数这颗板栗树王了,达到了140岁。”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管负责人说,整个板栗园占地200余亩,有大小板栗树3000多棵,年产板栗在2万余斤。
在板栗园现场入园的进口处设置了一块“和县三级古树群(板栗)”保护牌。进入园内,每棵古树上都编有号码,实施挂牌保护,而板栗园四周均拉上了铁丝网,附近人畜已不能随便进出,以免古树群受到人为损坏。
“100多年的板栗树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全省都属于罕见。”安徽中正思目田园综合体项目负责人王磊介绍说,为加快和县板栗古树群保护和综合开发,由安徽中正农业科技公司投资10亿元,对先锋村山水资源和板栗园进行旅游综合开发。
一期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园,开展亲子农耕体验、田园民宿等。二期建设矿坑公园,对先锋村采石矿开发遗址展览区、极限运动区、休闲观光区、智慧小镇、民俗老街、未来体验馆等。
不仅如此,和县还以林果庄园、森林生态慢生活体验区为发展重点,加强森林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诗城文化及森林生态旅游基地,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和乡村休闲游等生态旅游文化活动,让森林文化深入人心。
在和县采访,途经省道、县道、乡道,一条条绿色长廊生机盎然,成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致富路。据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管负责人介绍,仅2018年,和县绿色长廊工程就新增面积720公顷,全县道路林木绿化率达95%以上。
为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和县还不断加大对生物多样性的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在全县范围构建特色鲜明、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湿地网络体系,确保重要生态系统、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仅去年,和县就新建双桥河省级湿地公园,全面提高湿地保护、恢复、管理和综合利用能力,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加强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森林生态体验工程,拓展森林功能,大力开展林果庄园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森林度假、康体养生、运动休闲等森林产品,以茗闻天下农场、继林观光采摘园、北方佳苑等一批休闲林果示范点为重点,完善森林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接待能力,增加林果农庄面积35公顷,增加森林慢生活体验200公顷。
“下一步,和县将强力助推我市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环境整治,全面推动和县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森林文化体系、森林支撑体系建设,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保障城乡生态安全,努力打造生态文明的和县样板。”和县政府分管负责人说。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