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毗邻合作锻造“样板”
4月30日,在马鞍山市博望区“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指挥部旁的马鞍山富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几台大型的真空镀膜装备正在安装,这些设备应用于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石油化工等领域,不日将发往各地。企业机械工程师陈舟介绍,去年公司生产基地从南京搬迁至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9月便开始投产,是示范区首个落户的产业招商项目。
据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江宁—博望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2019年12月宁马两市共同签署《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去年以来,马鞍山市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全省融入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样板。按照“省市联动、政府授权、市建区管、封闭运作”原则,马鞍山博望区与南京江宁区联合成立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推进小组,建立双组长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指挥部。同时,该市专门出台相关意见,从优化空间规划布局、畅通内外交通网络、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等11个方面支持示范区发展建设。
出了丹阳镇老街,一路向东驶去,不一会就能到达花津河一支流大堤上的跨界桥施工现场。以该河流的中心线为界,南侧为安徽省博望区,北侧则为江苏省江宁区。可以看到,跨界桥墩柱基础工程已经开始建设,建成后该桥“一桥跨两省”,将是连通两省的S446省道必经之桥。“跨界桥4月初破土动工,桥长300多米,准备赶在汛期前把基础工程搞好。”博望区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安龙介绍,该条省道建成后,将打通博望区乃至马鞍山全市交通瓶颈,加速宁马两地货物集散、人员流动和招商引资。
以“开通外环线,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为思路,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推动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网、城乡道路无缝衔接,畅通与南京的交通联系。目前,20多年前的5处(7座)省际限高限宽架全部拆除,省际边界3条断头路上半年将全部贯通,博望与江宁区交运局签订了联合运营协议,江宁861路公交即将实现跨省运营。此外,示范区包括S446(含跨界桥)建设工程在内的首批启动项目城市客厅、丹马路提升改造工程、安置房等正在推进中。
据介绍,除基础设施外,示范区在产业招引、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推进协同发展。该市与江宁联合招商,提升项目招引能力,已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个,按照“统筹功能、分期规划、定制开发”的模式推进与江宁跨界融合试验田——“宁博创智谷”的建设;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挂牌合作共建江宁区百家湖小学博望分校,实施宁博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示范区区域已正式通水等。
近日,位于博望区的马鞍山博商创道智造产业园项目负责人王彬非常高兴,作为承接南京产业转移的配套项目,去年一期建成后至今,前期签约的所有项目已经全部入驻。“这些项目涉及生物医药、电子电器、金属材料研发、高端装备等领域,共有18个,全部来自南京市。”王彬介绍,如今园区正在谋划二期建设。去年以来,马鞍山市不断深化都市圈产业协同协作,围绕南京五大地标产业,加快产业配套发展、协同发展,引进南京腾亚精工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项目,推动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
据马鞍山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马鞍山市将全面深化毗邻区域合作,充分利用沪苏浙产业转型升级窗口期,大力发展“园中园”和“飞地经济”,推动和县-浦口,慈湖高新区-滨江开发区,花山-江宁,当涂-高淳等区域开展深度合作,并谋划建立一批新的省际合作园区,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记者 贾克帅)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