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商讲述:当年劝我来和县投资 如今处处设坎生意没法做
10多年前,马鞍山投资商张先生听信了原巢湖市和县官员的一番招商引资的劝说,投资千万元购买了该县石杨镇一家水泥厂,没想到,世事难料。如今,张先生投资的水泥厂已是一片荒芜。看到此情景,张先生心里拔凉拔凉滴!昨天,投资商张先生向本网编辑讲述了在和县投资遭遇的窝心事。
2003年11月,马鞍山市张先生在原巢湖市和县官员的一番劝说了,在该县石杨镇投资千万元买下了一家国有水泥生产企业,并给企业起名为和县志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张先生精心抚育这个新出生的“宝宝”,在他看来,要想让“志科”长大成人,还需下一番功夫。
石杨镇地处安徽东部(和县),与南京市浦口区及全椒县接壤,南临芜湖市、马鞍山市,西靠巢湖市,北接滁州市,在“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面积109平方公里,耕地3.1万亩。下辖12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
张先生告诉本网编辑,和县志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11月注册成立,占地93亩,当时投资840万元,投资后的志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水泥20万吨,当时水泥价格在280元/吨。就这样,志科水泥到2013年底前一直相安无事。
2014年初,和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节能减排运动,和县志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被列入节能减排名录。企业被关停,以后该何去何从?企业经营者张建国认为:只有企业转型才是出路。经过缜密思考,张建国决定,建养老项目。
2014年8月,张建国把自已想建养老项目的建议提交和县有关部门。在和县和政府的专题会议上,张建国的这一建议被时任副县长的潘良廷否决。张建国告诉本网编辑:潘良廷之所以否决养老项目,原因是项目给张建国做,政府不挣钱。
养老项目被否决后,张建国又在思考建另外一个项目,建设大型的仓储基地。在获悉张建国的这一动议后,石杨镇政府也积极参与,并向和县发改委、规划、环保等部门打报告。2017年3月至5月,和县规划部门召集专家对建设仓储的建议进行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建设仓储基地确实可行。在和县规委会的一次会议上,和县县长戴瑞投了否决票。
在戴瑞看来,和县志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地快适宜于搞旅游开发。不过,张建国认为,搞旅游开发,需要一大笔建设资金,而自己目前不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
一个个好的动议接连被否决,张先生彻底蒙了。在他看来,在和县实在是做不下去了。不仅如此,张先生还在为另外一件事纠结。
从2004年建厂,自己厂里的93亩地被石杨镇八禁村关口刘村民组的十几户村民占了40多亩,被占地块被当地农民有的种了菜,有的地块被村民种了树。张先生多次报案,被当地有关部门以各种理由搪塞,导致此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对于被当地农民侵占土地的权属问题,张先生说:我公司土地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国有水泥厂征收,我公司在收购国有水泥厂后并进行了土地和厂房过户手续,我公司对厂房和土地合法拥有。
张先生无奈地坦诚,我们公司的土地被村民占了十几年,每年我们还要向和县税务部门缴纳土地税,这不合理。
编后:政府招商引资时对客商许下承诺,能有几条兑现?对于客商投资,我们口口声声说亲商、安商,可结果呢?打造诚信政府,我们的政府部门还有那些功课还需要去做?但愿和县政府能积极作为,真正能让投资商能安下心来做生意,有发展。
对于张先生在和县的遭遇,请问戴瑞先生,作为一县之长,你们是否有卸磨杀驴的味道?来源:饮马湖传媒网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