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生态和县打造智造新城——访和县县委*戴瑞
一是坚持以壮大经济总量为目标,着力推动产业发展高层次。二是坚持以打好“南京牌”为主题,着力推动开放联动高水平。三是坚持以规划建设管理为引领,着力推动城乡建设高颜值。四是坚持以保障民生为核心,着力推动人民生活高品质。五是坚持以文化强县为抓手,着力推动文化建设高品位。六是坚持以促进乡村振兴为契机,着力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七是坚持以实现水清岸绿产业优为导向,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八是坚持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根本,着力推动社会治理高效能。
“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马鞍山城市的定位、目标、思路、战略和路径,吹响了全市全面建设‘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冲锋号’。这是一次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会议,是一次强化责任意识、激发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会议。”8月17日,和县县委*戴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和县将按照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的部署安排,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融入“长三角”,奋力打好“南京牌”,全力创建生态和县,奋力打造智造新城,不断开创新时代和县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做好下一步工作,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戴瑞表示,对于和县来说,就是要紧扣“全省进十强,全国争百强”的目标,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在推进工业化上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三段论”文章,在推进城镇化上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并重”,着力擦亮中国蔬菜之乡、历史文化名城、滨江产业新城、生态休闲胜地四张名片。
在具体工作中,和县将重点做到“八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壮大经济总量为目标,着力推动产业发展高层次。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全面振兴一产、做大做强二产、加快发展三产。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的思路,凝心聚力推进项目,争分夺秒建设项目,以大项目、好项目的不断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坚持以打好“南京牌”为主题,着力推动开放联动高水平。按照“全面融入,加快融入,深度融入”的要求,以江北乌江新区为战略支点,坚持功能上做配角,产业上做配套,等高对接,借势发展,努力推动和县与南京在发展规划上互融、基础设施上互联、产业发展上互补、要素资源上共享、人文交流上互通。三是坚持以规划建设管理为引领,着力推动城乡建设高颜值。坚持“一尊重、五统筹”,深入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按照“新城区做加法,老城区做减法”的总体思路,老城区体现古风、古韵、古味,新城区体现现代、靓丽、绿色,努力把和县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四是坚持以保障民生为核心,着力推动人民生活高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让发展成果、改革红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五是坚持以文化强县为抓手,着力推动文化建设高品位。大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精心培育本土人才,以农村党政人才、生产经营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为重点,培育一支“三农”工作人才队伍。大力实行“招才引智”,健全人才引进工作机制,探索与企业共同培养领军人才的合作模式。六是坚持以促进乡村振兴为契机,着力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准确把握脱贫攻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找准弱项短板,下足“绣花”功夫,全力以赴推进,做好以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这篇“新文章”,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七是坚持以实现水清岸绿产业优为导向,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和县)经济带建设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到实处。八是坚持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根本,着力推动社会治理高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戴瑞表示,和县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定不移把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广大干部中牢固树立工作就是后台、业绩就是资本、口碑就是资历的理念,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在项目建设、信访维稳、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一线发现人才、提拔干部;强化正风肃纪,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定不移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关键举措;聚焦“四送一服”,坚定不移把打造“四*”营商环境作为长期任务、一抓到底。
戴瑞*后表示,和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共马鞍山市委关于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部署要求,咬定“进十争百”工作目标不放松,坚持“1234”工作思路不动摇,全力加快发展步伐,以新气象新作为奋力开启新时代和县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把马鞍山建设成为“生态福地、智造名城”作出和县应有的贡献。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