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人事报》推介马鞍山市这一特色做法
9月27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安徽马鞍山实施“双领共富”行动——广袤乡村活力涌》一文,对马鞍山市突出党建引领,持续深化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强扶优”工程,实施以“党组织领办、党员带领,促进共同富裕”为主要内容的“双领共富”行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群众双增收的特色做法进行报道,详情如下。
安徽马鞍山实施“双领共富”行动——
当涂县黄池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位于黄池镇劳动村,现已发展成集蔬菜生产、销售、加工于一体的综合型合作社,先后获得“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百强合作社”等荣誉。
秋分时节,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黄池镇劳动村“云上劳动”电商孵化基地,看着自家油菜苔搭乘网络快车直达全国餐桌,“快乐青年”品牌创办人芷韦劲头十足。自从电商平台、龙头企业进村后,劳动村便踏上了“一产接二连三”产业联动、全面致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年7月,当涂县黄池镇劳动村党总支*、村委会主任、黄池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骏(右二)在村民陈家荣的大棚里查看芦笋长势,进行技术指导。
劳动村的快速发展是马鞍山市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生动实践。近些年来,马鞍山市突出党建引领,持续深化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强扶优”工程,实施以“党组织领办、党员带领,促进共同富裕”为主要内容的“双领共富”行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群众双增收。2022年,全市集体经济强村占比63.5%,村均经营性收入达75.6万元。
含山县清溪镇白衣村因地制宜实施茶产业,实现“人均一亩茶”。
旖旎山水间,“白衣”染茶香。含山县清溪镇白衣村党总支立足当地资源,选准茶产业为村级主导产业,统筹各类资金,变荒山为茶场,实现集体经济从零到100万元的突破。产业发展渐入佳境后,瓶颈随之而来:一是村干部需投入大量精力用于茶园管理与经营,渐感力不从心;二是缺乏专业化管理和运营体系,产业后劲不足,带动效益有限。
如何破题?今年4月20日,含山县红润白衣茶叶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白衣村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组建专业团队,负责村集体茶园的运营管理,以市场化、专业化打开产业发展新局面。
马鞍山市推广实施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机制,增强党组织领办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市委三年一个行动计划、一年一个攻坚目标,加强规划统筹,实行周期管理;县区、开发园区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和配套政策,乡镇抓好任务推进和日常管理;各部门做好跟踪、扶持、协调、服务等工作;党组织领办工作质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与村干部履职评价、年度考核、奖励资金挂钩。建立集体经济“赛马”机制,每年开展集体经济项目“打擂”比拼,对优质项目给予资源扶持,发展热潮持续涌动。目前,全市411个村领办合作社48个、公司293家,培育扶持优质集体经济项目623个。
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滨湖村大力实施“金土地”工程,村集体共流转土地5099亩,实现村集体、村民、经营主体“三方共赢”。
这些日子,博望区博望镇滨湖村党总支*章遵楠的行程安排得很满。上午8点,在村民陶升平的养殖基地,问龙虾收成、看稻苗长势;10点,在高标准农田旁,叮嘱种植户注意水稻管理,问村民分红是否到账。
滨湖村曾因无实体企业,集体经济薄弱。自打成为村里当家人,章遵楠就在土地上做起创新文章。通过户户联合、村村联合,对农田、水利资源进行流转整合,以村集体为主体在市公共交易平台挂网发包,建立“保底+分红”利益共享模式。近3年实现村民分红223.4万元,村集体增收140余万元。
乡村振兴,强村富民,用好点土成“金”的领头雁,是一大关键。马鞍山市坚持打开视野选人用人,深入实施在外人才回引、本土人才挖掘、退役军人择优选拔、大学生递进培养“四个一批”计划,选优育强村干部。2021年村级换届,826名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占比从上届的11%提高到32%。创新实施以建设村居工作者管理平台、村民“大管家”服务平台和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两平台一机制”建设,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外出考察等本领提升行动,组建产业发展服务团、兴村名师帮带团提供智力支撑,让党员在农村广阔天地淬火磨炼、快速成长。
2022年以来,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兴望公司融合非遗技艺、山水资源、家乡特产等元素,与山宁村、新联村等打造“山水兴望”品牌,推出“望泉水”“望米酒”等特色产品。
在博望区博望镇山宁村,随着汩汩横山山泉走上生产线、化作纯净水,山宁村集体经济收入两年内涨了四倍;在兴望科创园与小微企业创业园,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曾经的沉睡资源,正变成一个个致富源泉。
2020年,在博望镇党委牵头推动下,11个行政村抱团发展,投资入股成立兴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统筹各村闲置资金、资产、资源,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生态茶园等项目,做活土特产文章,2022年全年收益达1200多万元,分红760万元,11个股东年经营收益全部突破100万元。
马鞍山市探索实施“整乡推进”计划,由乡镇党委发挥统筹作用,整合所辖村集体、农民合作社等各类主体,抱团成立12个共富公司。围绕资源发包、物业出租等十大途径,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参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形式愈加多样,“双领共富”的格局逐步形成。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马鞍山市委组织部
《中国组织人事报》推介马鞍山市这一特色做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