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楚雄“幸福里”模式将全省推广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楚雄“幸福里”模式将全省推广
今年以来,楚雄州永仁县“幸福里”社区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案例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点赞。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从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全省人社系统将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为牵引,打造云南就业服务“幸福里”品牌。
“幸福里”社区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案例获得点赞的背后,是“以产聚人”促进务工人员就地就近就业的新路子。近年来,楚雄州永仁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产业,但随着果品企业落地和大果园投产,“用工难”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企业用工难、引人留人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难“三难”问题,永仁县人社部门以“幸福里”租赁社区为载体,搭建新型劳务用工平台,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务工人员信息库,服务专员“一人一企、一企一策”对接服务,构建弹性精准用工新模式。同时当好生活“小管家”,通过租赁盘活闲置校舍、敬老院、办公楼等资产,配套建设食堂、洗浴室、卫生间、洗衣房、文体活动场所等设施,打造“拎包入住、送餐到岗、餐后上工、往返接送”的务工环境。目前,“幸福里”社区共吸纳产业工人235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541人,县内务工人员1456人,县外务工人员895人,累计为企业提供用工12.8万人次。
“幸福里”社区案例获得点赞的背后,是“以人兴业”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思路。社区根据企业需求上门提供“管家式”“订单式”用工保障,提高了企业用工效率,吸引光筑农业集团等果业龙头企业落地投产,推动老化低效果园“腾笼换鸟”,促进产业向精深加工拓展,走出人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组织就业创业、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辅导培训,推动传统农民成长为有组织、懂技术、会经营的产业工人。一家蓝莓企业的负责人感慨地说:“‘幸福里’社区建成后,用工只需一个电话,可以随叫随到,并且都经过了培训,工人素质普遍较高,让我们既省心又省钱,为公司解决了大难题。”目前,该公司在建成1800亩基地后,又新扩建了2000多亩。
“幸福里”社区案例获得点赞的背后,是组织化就业为农民实实在在增加的新收入。来自永仁县维的乡的殷波,今年34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现在我和媳妇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有8000元左右,‘幸福里’社区吃住条件都好,还不用出钱,逢年过节又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这些对于我们打工人来说是很幸福的事情。”殷波说。社区不断健全完善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入股经营渠道,鼓励务工人员连片承包管理,引导企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让企业和务工人员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合体。目前,社区60%以上务工人员月工资达到4500元,部分晚间加班人员能达到5000元,共发放产业工人工资1750万元,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产业工人致富路。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省人社系统将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为牵引,打造云南就业服务“幸福里”品牌,在各州(市)结合实际建设1-2个各具特色的“幸福里”社区,各县(市、区)按照“标准化建设、场地化落实、专业化运营”要求至少建设1个标准化零工市场;建设以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核心,以“幸福里”社区、零工市场、乡镇和村(社区)就业服务站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为支柱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终审 编委 李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