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打好延链补链强链组合拳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立足云南资源禀赋,深挖潜能扬优势,着力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等11部门联合制定《云南省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行动方案》(简称《方案》),聚焦绿色食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到2025年,云南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规模不断壮大,供应链保障能力明显改善,一二三产融合水平持续优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全省绿色食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培育1-2个营业收入超100亿元、3-5个超50亿元、20个超10亿元的特色食品骨干企业;培育10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培育一批以特色食品产业为主导、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培育“云茶”“云咖”“云果”“云菜”“云饼”“云糖”“云酒”等一批知名品牌。
根据《方案》,聚焦云南具有领先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地方特色食品,云南省将着力构建10+N特色食品产业体系,即“4个优势产业(精制茶、核桃、咖啡、食用菌)+3个特色产业(酿酒、果蔬、乳制品)+3个传统产业(肉制品、谷物及粮油、甘蔗糖)+N个潜力产业”。加快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发展布局,按照“中部核心发展区和沿边特色发展带”两大空间结构,构建以企业主体、州(市)为支撑、园区为载体,资源高效配置,上下游产业链高度协同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空间布局。
与此同时,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行动。做优“原料端”,挖掘优质原料资源、巩固特色原料优势、加快原料基地建设,夯实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基础。做精“加工端”,培育龙头及优强企业、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支持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式发展。做强“市场端”,加快流通网络建设、培育特色品牌文化、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完善品牌培育体系、积极打造美食旅游等,提升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能级。
今年3月,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云南是优势食品产区,多个特色食品产业在全国地位举足轻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立足多样性资源基础,突出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牌,聚焦重点推动果蔬、普洱茶、咖啡、核桃制品等多个产业走在全国前列。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部委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建设产业强省的部署,激发产业活力,助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制定了《云南省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行动方案》。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系统提出了云南省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大行动、保障措施,是推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下一步,以《方案》为引领,云南省将持续构建省、州(市)协同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培育工作。统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专项资金等省级有关专项资金,对重大项目建设、特色产业集群培育、食品制造关键技术创新、重大成果产业化等关键环节给予支持。支持开展特色食品初加工及深加工、成品品质控制等技术研究及装备开发,提升科技创新支撑水平,推进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全面构建“从农田-市场-餐桌”食用农产品“全链条”数字化追溯机制。(胡晓蓉)
世界*大清洁能源走廊全面建成1周年
中国(普洱)国际咖啡博览会明年1月在云南普洱举行
追授鲍卫忠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和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以更大力度创造更加有利条件推动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转型升级加快 稳进提质显效 云南省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