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蔬’写和美智‘绘’和州”新名片
2023年,和县围绕“七个强县”奋斗目标,以“聚焦高质量、全力拼经济、主攻制造业、抢抓大项目”为主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奋力前进,走出一条新时代和县高质量发展新路。
一年来,和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经济社会文化亮点频现,为和县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二三产稳步发展。全县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3.8万亩,找回耕地3300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做好蔬菜产业“规模、质量、效益”三篇文章,蔬菜产业产值、产量实现“双提升”。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和县获评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持续擦亮“中国建筑之乡”金字招牌。和县连续9年获得全省发展民营经济考核表彰。加快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
项目招引成果丰硕。和县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连续15年获省级表彰。强化园区平台支撑,县经开区首次跻身省级以上开发区30强,先后获评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省级经济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者*一名。
全力以赴招大引强。组建3个区域招商分局,聚焦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精准招商,举办“投资和县行”等活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扎实开展“七未”项目集中攻坚,60个“七未”项目签单销号。和县荣获省、市三季度投资“赛马”激励。项目保障扎实有力。加快实施土地整治“853”工程,持续深化亩均效益评价。和县入选全省首批“亩均论英雄”改革金融服务试点县。
重点改革蹄疾步稳。入选省级以上改革创新试点3个。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7+1”综合服务窗口。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减负。深化园区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县经开区投资公司完成架构调整、资产整合,香泉旅游度假区实现“镇区合一”管理运行。县经开区化工园区入选全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三联泵业、美华高科、瑞和新材料等3家企业入选全省首批企业研发中心,“双清零”目标全面完成。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第4位。毗邻合作成效明显。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医疗合作,和县人民医院与南京市*一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医联体合作单位增至9家。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和县制定148项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举办第三届优秀企业家暨首届和州工匠颁奖典礼、“企业家沙龙”等活动,为企优环境考核连续三个季度居全市*一。精准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系列政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为100%。
社会保障更加坚实。全县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为全县人民购买“社区安全保”“乡村振兴保”,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6.5%、98%。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全力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9488人。和县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居全省同类县第4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居全省同类县第7名。和县获批省级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成功创建三县首家三级综合医院和三级中医医院。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乌江宋桥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落实食品安全“四个*严”要求,成功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和县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重要一年。
全面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紧盯上级战略动向、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加快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利民生的好项目。聚焦先进制造业、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全力加快项目攻坚。落实好一月一亮牌等项目推进“九个一”机制。全力优化服务保障。高效统筹各类资源要素。
全面打造高质量发展支撑。锚定“三新两绿一高”产业发展定位,立足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加快发展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前瞻布局钠电、储能设备等成长型产业。做强园区平台。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完成县经开区化工园区调区。深化与南京浦口区跨界合作,积极争取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纳入省际毗邻地区“3+N”新型功能区,争创省际产业合作样板园区。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省级产业集群,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全面汇聚高质量发展动能。加大主体梯度培育。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双倍增”行动。鼓励企业建设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研发平台。持续培育上市后备企业,着力引进上市主体。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力。支持本地建筑业企业发展壮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引进大院大所、科技领军企业来和创新创业,争创省创新型县。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人才引育集聚。以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为试点,打造具有毗邻合作特色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扎实开展创业和州行动,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促进蔬菜产业振兴。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农业强县“头号工程”,推动蔬菜产业“二次创业”。启动农业主题公园项目,办好中国蔬菜产业大会,打造“永不落幕”的蔬博会。深入开展“一村一主题”行动,争创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全县人民共饮长江水。完成和城至善厚、石杨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实现城乡公交运行全覆盖。
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潜力。坚持交通先行,加快宁和高速公路建设,协调南京段尽快开工。做好G4222和襄高速和县段、G4231宁九高速和县段、湖北路过江通道开工保障。同步启动3条高速连接线工程,加快一期码头改扩建和二期码头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只进一扇门、*多跑一地”。
全面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精心规划城市。统筹布局城市功能配套、道路交通、景观水系等,精心建设城市。精细管理城市。深入推进城市文明提升、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攻坚和生活垃圾分类三项工作,扎实开展“五大攻坚”和“四大行动”,全方位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提升城区精细化保洁水平,持续深化“*干净城市”创建。以数字化赋能城市治理。
全面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注重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大气污染协同防控,确保PM2.5、PM10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实现“两降一升”。启动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推进长江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美丽长江经济带和县段新一轮提升工程,高标准打造长江西岸23公里生态修复示范带。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严格落实“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全面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城镇困难群众“困有所扶”集成改革。落实三重保障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建设教育强县,积极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全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强化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一医院等医联体单位合作。落实信访积案“揭榜挂帅”机制,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打早除小”工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做好“山水人文”“农旅康养”两篇文章。深挖文化资源内涵,启动和县猿人遗址防护工程,唤醒老城历史记忆,留住城市文化根脉。(何轩)
2023年,和县围绕“七个强县”奋斗目标,以“聚焦高质量、全力拼经济、主攻制造业、抢抓大项目”为主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奋力前进,走出一条新时代和县高质量发展新路。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