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和县:“会商”机制解难题
央广网马鞍山3月27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常兴胜)“这是马鞍山港和县港区石杨作业区公用码头项目施工现场。得感谢政府的会商制度解决推进中的难题。”站在滁河大堤,石杨河汩汩滔滔由南向北流入滁河,大堤东侧,几台挖掘机挥舞着铁臂正在平整地基,项目承建单位安徽和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副经理吴晨晨现场介绍。
2022年9月以来,马鞍山市和县推行“一周一会商”制度,统筹项目全要素会商保障。政府分管县长牵头,召集相关部门逐个问题解决,避免部门间相互扯皮,推动工作进展。
马鞍山港和县港区石杨作业区公用码头项目位于和县石杨镇境内,石杨河右岸,距入滁河口约300米。陆域面积191亩,主要布置通用堆场及生产辅助设施,包括材料库、机修车间、消防泵房、消防水池、沉淀池等。新建宽9米道路与上下堤道路连接,新建港一路、港二路同省道S210和S328相衔接。配套建设仓库、供电照明、通信、环保、给排水、消防等工程以及必要的其他设施。
在工程建设中,项目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10多个,如岸线批复、码头建设用地报批、环评等,涉及市交运局、县重点中心、县自规局、县交运局等多个部门工作协调。码头用地涉及行政审批,环保、选址等。码头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包括项目初步设计及批复、自规局的选址意见书、公益林调整、文物保护、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饮用水备用水源取水口搬迁、石杨镇征地拆迁、港一路和港二路道路建设报批等。
2022年9月,和县召开*一次码头项目会商会,县分管负责人牵头召开,并设立码头建设推进专班,将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梳理出来,按部门领任务限期办结。吴晨晨介绍,专班成员经常来项目现场进行调度,各载体单位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目前供电杆线迁改、国防光缆迁改工程、石杨镇政府征迁工作均已完成;港一路已完成一层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进港航道疏浚已完成;码头前沿钢平台搭设已完成,正进行桩基施工。
涉及规划码头现状备用水源地3公里保护区内不满足有关水源地保护工作。《和县滁河备用水源保护区调整技术报告》《和县滁河备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已报省环保厅批复。码头所涉的县各部门分管负责人积极推动项目建设,主动联系项目建设单位,不甘落后,不因本部门拖后腿而影响整体工作推进。
政府的周会商协调机制,解决了这一系列难题。岸线批复、初设批复、航道疏浚水上水下施工许可等行政审批速度都很快。“这跟领导调度、部门协同沟通有很大关系。”吴晨晨说。
项目为王,一切为了项目,一切服务项目,“和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持之以恒抓项目、办实事、优化营商环境,确保重点项目高质量推进。”和县常务副县长杨飞介绍。和县以“项目为王”理念,建立重点项目“一周一会商”协调机制,统筹项目全要素保障。截至目前,全县召开会商会47次,会商协调229个项目解决451项存在的要素保障问题。
2022年9月以来,马鞍山市和县推行“一周一会商”制度,统筹项目全要素会商保障,细化解决在措施。政府分管县长牵头,召集相关部门逐个问题解决,避免部门间相互扯皮,推动工作进展。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