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科技,马鞍山“单打”成绩很亮眼。
2024年1月1日7时23分,整列装用国产高速车轮的G364次复兴号长编组动车组从武汉站驶向天津,马钢高速车轮就此进入中国高铁整列装用载客运用阶段。
2024年6月,马钢矿业罗河矿参与合作研究的“地下金属矿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创新,马鞍山“团体”成绩很抢眼。
马鞍山市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创新能力百强城市第46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排名居全国第45位,城市创新指数居全省第4位,全市主要创新指标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我市以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加快打造动能强劲的科技强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持续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常态化赴长三角开展科技要素对接,只为‘寻宝’。”市科技局区域创新与基地建设科科长孟宏星说,这是摸清可转化科技成果底数蕞有效的方法,不仅能为本地企业寻找“技术宝藏”,还能把高校院所成果“宝藏”挖到市场,实现就地交易、就地转化。
“研发飞地”建设,就是“寻宝”长三角的成果之一。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是中钢天源全资子公司,也是中钢天源的“研发飞地”。2018年以来,中钢天源依托这个“研发飞地”,建成了金属软磁材料、新能源材料、光学材料、纳米催化剂材料、碳材料等实验室,已申请发明专利178项,授权专利近200项。
“研发在外,转化在马。类似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这样的‘研发飞地’,我市已有16个。”孟宏星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引育高层次人才百余人,相关建设工作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协同创新典型经验。
我市还深化与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合作,在三县分别建立沪马创新服务驿站分站点。深化与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资源共享,持续丰富长三角平台马鞍山专窗创新资源,累计发布长三角地区大型仪器设施资源9132台套、技术专家1394名、服务机构1234家,我市企业与长三角高校院所年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百余项。
科技创新生态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作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核心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创新发展路上,政策加持给了我们很大底气。”中钢天源安徽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工兼技术中心主任徐海洋告诉记者,2023年,该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受益于“免申即享”政策,企业没有填写申报材料,就获得了30万元奖补资金。
这份政策资金“直达快享”的便利,得益于马鞍山市“免申即享”惠企政策的落地。
为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市科技局全面梳理科技创新领域惠企政策,对荣誉称号类政策、有明确资助标准且无需第三方评审或验收的非竞争性政策项目实行“免申即享”,梳理科技创新“免申即享”政策10大项50余子项。
随着“免申即享”惠企政策不断落地,企业政策奖补资金兑付实现“一网通办、全程零跑”,符合条件的企业,不用申报,通过企业“大数据”和政策“大数据”的比对、分析,在收到提醒确认信息后,就可以直接享受惠企政策。
“创新资源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就转向哪里。”市科技局资源配置与科技监督科科长杨思亮介绍,经过认真仔细梳理,市级创新政策实现创新全过程支持,90%以上政策可“免申即享”。四年来,我市累计兑现各级政策资金3.88亿元。
为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我市进一步完善企业培育机制。2023年,全市新立项的科研项目、新组建的创新平台80%以上均由企业牵头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3.1%,居全省第4位。
科技创新券,是马鞍山为鼓励区域科技型企业共享长三角科创资源、加快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而推出的创新服务形式。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生化”)是科技创新券的受益企业之一。作为一家专注“三药”(医药、农药、兽药)及“三药”中间体产品研发的精细化工企业,国星生化拥有世界领先的吡啶碱产业链。然而,在废水处理工艺“绿色化”上,让国星生化犯了难。
这时,长三角科技创新券让国星生化收获了意外之喜。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帮助企业确定了“百草枯副产氮化铵废水处理工艺”实际需求,向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进行征集,并成功匹配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解决方案。蕞终,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合作,国星生化通过创新券平台获得20万元额度。
“没想到通过创新券与上海高校‘结缘’,我们的新工艺不仅大大节约了处理成本,还让每年的经济收益增加了约1000万元。”国星生化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张创新券,不仅连接了供需两端,还联动了马鞍山与长三角,促进资源开放共享、成果转移转化、企业降本增效、产业协同发展,让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跨越区域“牵手”,汇聚成一股协同创新的强大势能。
“作为安徽省首个试点城市,马鞍山的科技创新券政策已迭代升级至3.0版,现在的支持范围更大,服务区域更广,兑现效率更高,兑付模式更灵活。”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主任池本军介绍,自2021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券政策启动以来,马鞍山市已有近300家次企业申领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券资格,订单项目49项,创新券额度573.8万元,带动企业投入研发资金1725.21万元。根据已兑付项目的跟踪和领券项目的预评估,企业通过创新券项目实施将新增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新增效益9000万元,申请专利20余项。
[编辑: 吴傲飞 审核:王小明 戎小平 ]
袁方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座谈会上强调 谋深谋实改革举措 为打造长三角“白菜心”注入强劲动力
市经开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转动土地“魔方” 释放乡村活力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深耕再制造,“修旧胜新”有高招
马钢9号高炉工业遗产将于9月迁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