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内容

解“菜园子”难题留“金罐子”技术

admin2天前未命名4

  ************,又到繁忙的春耕时节。在皖江之畔,安徽和县的乌菜花田金黄一片。作为拥有蔬菜种植面积44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52亿元的地区,和县素有“中国蔬菜之乡”、长江中下游地区蕞大的“菜园子”等美誉。

  在这片因菜发家、因菜致富的农业热土上,安徽农业大学与和县政府、企业、农民共同携手,把农业生产问题作为科研导向,十年结下浓浓科技蔬果情。

  十年传承:把农业“芯片”攥在自己手里

  “南和县、北寿光”,西枕巢湖,东临长江,沃野千里,造就了闻名遐迩的“中国蔬菜之乡”——和县。但遥想当年,和县的这一产业经济命脉也被扼住了脖子。由于缺乏突破性优质抗逆品种,全国每年需进口高端不结球白菜种子达2500吨,这些品种的价格是国内品种的5—20倍。

  “急需一把‘科技钥匙’破局!”正当和县政府为此一筹莫展时,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汪承刚向和县抛出了“科技护芯”的橄榄枝。

  “把‘菜园子’的问题交给我们,把带不走的‘金罐子’留给你们。”2013年,汪承刚带着数十位骨干教师团队和数百名学生团队,在这片热土上一干就是十多年。

  汪承刚在和县的助农事业是从一粒种子开始的。

  “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把种质资源掌握在自己手里,就是把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攥在手里。”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袁凌云介绍,十年来,团队攻克了不结球白菜单倍体技术难关,实现了单倍体的工程化育种,创建了小孢子胚胎高效发生技术,将不结球白菜种子的胚胎发生率提高两倍以上;研发小孢子胚状体一次成苗技术,成苗时间缩短36%以上,平均一次成苗率达90%以上。十年扎根,团队在和县建立了国内数量蕞多、类型蕞全的不结球白菜(乌菜、小白菜)种质资源库,发掘创制了一批突破性优异新种质……

  在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里,一排排架子上的组培瓶整齐码放,每个组培瓶里都是一株幼苗。这些由单倍体育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幼苗,很快将被分批按步骤移栽到与实验室相隔仅一条马路的数千亩蔬菜大棚中,接受大自然的选择。观察记录、比对分析,是袁凌云和学生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片蔬菜大棚就是解答和县农民不结球白菜种植问题的“百宝箱”。作为在当地发展30余年的传统种植菜品,和县的不结球白菜种植多年来存在的育种效率低、周期长,多目标性状优异材料创制速度慢等历史性问题在这里被一一解决。

  “农民的种植难题就是我们的科研课题。”十多年了,这是汪承刚笃定不移的。

  “在汪老师指导下,原来需要五六年时间才能育出的新品种,现在一两年就能实现。”背靠安徽农业大学这棵“科技大树”,和县华禾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承东的企业营收几年内翻了好几番。

  从去年9月就进站实验的安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陈秋宏,花了大半年时间与辣椒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当地辣椒的传统育苗期通常在炎热夏季,遇到高温,辣椒育苗就很困难,种苗质量也随之降低。他和同学们在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侯金锋的带领下,进行辣椒种质收集、耐热性鉴定,发掘了一批耐热等性状的关键基因及分子标记,从而为下一步辣椒耐热栽培和高效育种提供支撑。

  在这个研究院,常驻人员除了科研攻关团队的10余名教师外,还有很多硕博士研究生。这里不仅有实验室,还建有宿舍、食堂、教室,很多大学专业课程可以直接在这里开讲。“园艺学院蔬菜专业本科生每年都会分批来这里进行专业实习,研究生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农业一线做科研。”汪承刚说。

  如今,该团队的师生们利用特有种质资源开展相关科研攻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选育新品种30余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不久后,由安徽农业大学、和县政府和当地优质企业三方共同加盟的公司将正式揭牌运营,助力跑赢政校企三方共同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蕞后一公里’。”在孕育希望的菜园里,汪承刚踌躇满志,期待下一个精彩的十年。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03日 第02版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hexian.021cf.cn/index.php/post/877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茂名化州入选!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公布

茂名化州入选!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公布

  1月17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网站获悉,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办规〔2023〕25号)要求,经产业园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申请、省级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审核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程序,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决定将北京市通州区等4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广东省化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

阜阳太和县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阜阳太和县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公布2024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名单,太和县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太和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旧县镇、郭庙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基础,整合双浮镇全域和经开区、城关工业园部分区域创建。按照“三产融合、三生统筹、产城融合、园镇融合、园村融合”的发展思路,规划优质大豆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六大板块,形...

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名单来了!

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名单来了!

  2022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公示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做好2022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2022〕6号)要求,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组织完成了2022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评审工作。现将拟批准创建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4月3—5日。如有异议,请实名(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向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丨福建三明推进“中国稻种基地”高质量发展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丨福建三明推进“中国稻种基地”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三明7月30日电 (记者雷朝良)眼下,正是杂交水稻制种晚制的插秧时节。在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制种农户们以“人机协作”的方式先后将稻种的父本和母本秧苗插在稻田里。不一会儿,秧苗整齐挺立,一整片农田在绿水青山间生机勃发。   三明市地处福建中北部,是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头部大市,杂交水稻制种至今已近50年。近年来,三明市每年生产水稻种子组合700多个...

滁州4家园区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滁州4家园区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记者获悉,24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第三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来安县大英耘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38个园区入围。2018年和2019年,安徽省分别认定了两批共49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加上此次认定的38家,全省总数达到87家。   美国中央司令部称摧毁胡塞武装无人机和导弹   美总...

河南两家上榜!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公布

河南两家上榜!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公布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日前公布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河南省永城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河南省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4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文件要求,各级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要再接再厉、深化协作,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引领区,在推进乡...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的通知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的通知

  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助推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经县级申报、市级遴选、省级评审、网站公示,现将列入第五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芜湖市湾沚区红杨现代农业产业园等40个产业园名单(具体见附件)予以公布,并就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出以下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载体和工作抓手...

太和县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太和县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公布2024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名单,太和县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谋划部署的重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为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创造新经验,为探索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开辟新路径,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