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鞍山和县厂房 > 正文内容

排出70项长三角一体化具体任务 南京跳出行政区谋发展

admin7个月前 (09-21)马鞍山和县厂房13

  “年底前指挥部就要到位,项目马上过来,到明年,这里肯定大变样。”12月5日下午,在安徽马鞍山市博望区的丹阳镇,几位工作人员指着眼前平整出来的土地激情四溢。这里是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界内是南京市江宁区的横溪镇。双方共同建设30平方公里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早在2000年,南京就着手实施“南京都市圈”发展战略,并用于规划编制实践。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南京已排出重点任务、重要平台和重要改革共计70项任务。

  跳出行政区谋发展,南京的城市战略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高度契合。踩准时代的节拍,站在新起点,一个没有边界充满丰富想像的“大南京”正为国家战略打造实践样本。

  “江宁很重视,人家派出来的干部是厅级,带来的资金是我们的几十倍!”在安徽博望,无论和百姓还是政府官员交谈,“南京江宁”出现*频繁,当地人都说这是当地发展的关键词。12月5日,点开当地政府网站,头条新闻用大粗体标出,内容即为江宁领导对接一体化示范区相关工作。

  新近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要求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支持虹桥-昆山-相城、嘉定-昆山-太仓、金山-平湖、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长三角6个被“点名”的毗邻区域,南京即占3个。此前多年,南京毗邻区域协同发展一直探路走在前。今年,三个省际毗邻区已有实质性合作,各有侧重,分别建设一体化示范区。

  江宁—博望一体化示范区,面积30平方公里,先期启动8平方公里。两方面做探索,产城融合同城化发展和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双方已成立各自的推进指挥部,只待办公室简装到位,联合指挥部即成立,双方合署办公。

  顶山—汊河一体化示范区,面积72平方公里,启动区13平方公里。双方围绕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定位,将全面构建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浦口—南谯一体化示范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先期启动建设17.75平方公里。聚焦打造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和苏皖跨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11月26日,博望区丹阳镇联合路通往江宁区的断头路打通通车。到明年9月,博望和江宁间的4条断头路都将贯通通车。

  “‘融宁发展’是博望首位战略,连续3年写入一号文件。” 博望区委*郝轶琦介绍,“今年双方互动频繁,不完全统计,两地各级各部门累计开展对接和互访考察就有220余人次。”她告诉记者,示范区各类规划总体上已由江宁区牵头实施一体化编制。目前,初步排定2020年示范区建设六大类约20个、总投资28亿元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

  每天,南京扬子公交公司的公交车从南京出发开往滁州汊河,在桥东多数乘客下车前往来安汊河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开发区有数百名员工每天在南京与滁州通勤往来。这里聚集了来自南京的车辆零配件企业近80家,填补了安徽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空白。

  今年10月和11月中旬,省委常委、南京市委*张敬华率党政代表团分别访问滁州和马鞍山,南京与两市签订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对毗邻区签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为南京与周边区域一体化发展按下快捷键。

  对于两地百姓而言,两地本来就是“一体化”。12月6日下午5:30,记者在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的滁宁公交换乘中心看到,来往滁宁两地的乘客已排成长龙。“全椒空气好,适合养老,小区房子超过90%都是南京人来买的。”家住南京秦淮区东水关的程培忠今年73岁,在全椒县九里蓝湾小区买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准备老来闲住。他从裤兜里掏出三张公交卡,南京、滁州、全椒各一张,“坐公交全都免费,宁滁一体化对我们是实实在在的好事。”

  山无界,水无边,丹阳老街的施德荣在老街生活60多年从来不管区域之间的划界。老街正中的一条宽不过2米巷子正是苏皖两省分界线,巷子里住着四五十户人家,两边居民楼挨在一起,巷子以北是江苏省的北丹阳,巷子以南是安徽省的南丹阳。“对门是安徽,可我们就是住在一起几十年的街坊邻居。”一脚跨两省就是施德荣的日常生活。商业街也连在一起,不仔细看找不到边界。

  虽然没有被《规划纲要》直接点名,但更多的毗邻地区正摩拳擦掌、抢抓一体化红利。11月30日,马鞍山市和县党政代表团一行来南京市浦口区访问,签署跨界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和县县委*戴瑞说,和县将“全面融入长三角,奋力打好‘南京牌’”,在功能上做“配角”、产业上做配套。南京龙潭—镇江下蜀滨江港城集聚临港特点的产业项目,正规划共建1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仙林-宝华科学城则瞄准了软件与服务外包等都市产业同向发力……

  南京都市圈对南京而言意义极其重大。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城市、苏皖两省交界处的中心城市,空间有限,在省会城市面积为倒数第二小,要提升市域影响力,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需要扩大发展腹地,增强城市竞争力。发展都市圈,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备受南京主政者重视。

  另一方面,周边城市也渴望“零距离”承接南京各类资源。南京抱团发展,是滁州、马鞍山等城市参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优路径。产业、科教、创新、医疗、教育、交通等资源,都是周边区域现今发展阶段*为倚重的发展要素。

  南京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处长花力认为,南京都市圈的形成发展历经20年,远远早于长三角其它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源自市场力量推动,起初就是多个城市自发作为,而非规划划定。马鞍山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1986年,该市就加入了南京区域经济协调会。

  融入南京谋发展,成为多个南京周边城市的重要发展战略。滁州市政府往南迁,南谯区政府迁至边界处,都是为离南京“更近一点”。

  2002年,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南京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正式成立。2013年,南京都市圈召开*一届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宣城加入。南京都市圈八市齐集: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八市联合设立17个专门委员会,每年梳理一批项目,“务实”推进。备受关注的是,常州的金坛、溧阳今年加入南京都市圈。常州地处上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的交汇点。常州加盟,以南京都市圈小圈转动带动长三角城市群大圈的联动。

  去年12月,第三届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在南京召开,《南京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苏宁控股集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与都市圈各市商务、卫生部门分别签署都市圈智慧零售、医疗联合体合作框架协议,市场用真金白银“看好”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被外界肯定,一大原因来自南京以大胸襟牵头规划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舍得为邻居打开出入口。目前已经运行宁和城际、宁天城际的南京段,南京均预留了延伸出市域与和县、天长等地对接条件。宁扬城际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宁滁城际滁州段已经开工建设。宁马城际也启动了可行性研究,计划在江宁铜井站与南京地铁网络对接。

  面对各地百姓*关切的问题,南京牵头打造了都市圈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南京市卫健委介绍,该平台覆盖都市圈八市的147家医院9844个医学专科,市民可以通过网上、电话预约挂号,目前服务量超过800万人次。

  高位协调发展紫东,建设盱眙宁淮特别合作区……南京动脑筋、下功夫推动省内关联区域一体化。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张颢瀚认为,紫东地区强化了宁镇扬一体化的“动力”,将南京的优势资源送到了镇江、扬州的“家门口”。而宁淮特别合作区堪称江北新区飞地,将南京一下“拉近”到苏北。

  “南京都市圈是全国*早的跨省都市圈,这一先人一步的战略踩准了时代发展的节点。”中规院规划设计公司江苏分公司首席规划师邹军表示,从世界城市发展大势看,城镇化未来的主体形态是城市群发展,其核心是中心城市带动的都市圈。

  放眼国内城市,能同时具备承东启西,联南贯北,经济发达、功能完备这几大条件的城市,实属鲜见,南京即是。本月4日,武汉、长沙、合肥、南昌“中四角”开会,南京受邀参加。从东部长三角,到中部长江中游,南京均占据重要席位。这是南京优势,也是南京使命所系。

  总部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出孵项目恒创智能、洁然环保已入驻滁州高教科创城。位于南谯的这座科创城,已集聚了数十个来自南京的技术产业化项目。

  南京总部/南京研发+周边生产/周边产业化,这样的发展模式在南京都市圈渐成气候。《规划纲要》指出苏浙皖要各扬所长。南京科教资源丰富是难以被忽略的优势。近两年多来,南京以全市之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连续两年一号文都聚焦创新名城建设,各项科技创新重要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邹军认为,南京大力抓城市首位度抓得很准。“有集聚度才能辐射力。”邹军介绍,从世界大都市发展规律看,中心城市要实现高级发展要素集聚,在此前提下,才能有非高级要素向外扩散。在高级发展要素中,人才无疑是重中之重。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系列举措实在,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一年三四十万大学生选择南京,成效明显。

  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表示,南京科技资源面临“有高原缺高峰”的短板。相比于目前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南京*缺乏的就是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素以科教资源丰厚著称的南京,正在补上这一短板。《规划纲要》中点题的“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已在南京布局,承担此重任的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是南京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首个标志性项目。麒麟科学城将构建中科院“1+1+N”(中科院南京分院+国科大南京学院+N家中科院研究所)创新资源体系,成为南京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的“硬核”。

  今年1月,南京研究提出了“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合肥共同推进长三角科创圈建设”的设想,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合肥加入,四城联合发展G60、G42、G25科创和生态经济走廊,吸纳更多创新型城市加入,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

  南京科技局副巡视员梁晓沭说,长三角科创圈关键是要打造几个共享平台,如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体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智库平台等,资源共享,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区域创新一体化。

  在业内专家看来,作为特大城市,南京的首位度不是人口和规模做“老大”,而是其城市功能的强大,功能强大的重要体现就是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没有哪座城市靠单打独斗能在世界上站稳脚根。跨越行政障碍、促进资源要素按规律流动是大势所趋。” 邹军认为,跨界同城化深化,是要走向社会治理、优质公共服务和规划层面的一体化。南京都市圈有条件在全国走在前列做出示范。

  “推动都市圈同城化,要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规划纲要》的这一要求,南京早已践行。在盱眙,宁淮特别合作区里的企业开始用上“025”南京区号。在滁州,滁州市市一院加入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博望区携手江宁区,正谋划打造吸引高端教育和医疗资源落地示范区。

  有受访专家表示,要从源头考量城市一体化发展,将人口、土地和资本三大要素在都市圈内统一规划。比如人口控制,是不是不再着眼于单一城市的人口控制,如房价调控,也不是每个城市都要限购,而是从更大范围内寻求职住平衡,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需要进入顶层政策设计。

  跳出“行政区”,从更大的“发展区”来谋划未来,成为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南京发展好,滁州才好,滁州好了,南京会更好!”滁州市委*张祥安说,滁州将自身发展定位明确为南京的“发展腹地、产业配角、生态屏障”,紧扣加快与南京同城化的目标,共筑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

  近来,南京主政者频频“出访”周边,尤其对毗邻区一体化发展寄以重托,多次表示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研究解决政策设计、项目安排、利益分享、机制创新等重大问题。

  对南京周边区域很多百姓而言,有关大城市的印象,来自南京;而南京都市圈,也将满足他们对未来城市的想像。(颜 芳 仇惠栋 许雯斐 李 凯)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hexian.021cf.cn/index.php/post/1253.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和县香泉镇山庄路南侧商服用地国有土地使用权

和县香泉镇山庄路南侧商服用地国有土地使用权

  竞买保证金、拍卖成交价款、拍卖佣金均须汇入和县人民法院指定账户(户名:和县人民法院;账号:   日内付清全部拍卖价款及佣金,逾期未付清拍卖成交价款及佣金,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办理。   本次拍卖的标的物以现状进行拍卖和移交。买受人须自行了解标的现状及相关政策,自行承担因政策变化带来的一切后果及责任,凡参与受让都视同已经实地踏勘,确认了标的范围、面积、现状,拍卖人和委托...

全省第二批优秀社区工作法评选结果公示

全省第二批优秀社区工作法评选结果公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及我省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要求,总结优秀社区工作经验做法,省民政厅组织开展了全省第二批优秀社区工作法评选活动。在各地申报、市级审核推荐、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经省民政厅厅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确定合肥市肥西县柿树岗乡新街社区“村事民定”工作法等个社区工作法为全省第二批优秀社区工作法...

马鞍山和县参加马鞍山“六一”少儿文艺调演

马鞍山和县参加马鞍山“六一”少儿文艺调演

  5月26日,由马鞍山市文化馆承办的“快乐童年”2015年全市“六一”少儿文艺调演举行。和县历阳一小的舞蹈《奔向未来》在调演中获得一等奖,历阳四小的舞蹈《雀舞翩翩》获得三等奖,这两个舞蹈均由我馆辅导并带队参加。   5月26日,由马鞍山市文化馆承办的“快乐童年”2015年全市“六一”少儿文艺调演举行。本次调演由十八个节目组成,节目内容涵盖多种艺术形式。孩子们活泼、灵动的表演让台...

事关防疫!安徽和县发布紧急健康提示

事关防疫!安徽和县发布紧急健康提示

  当前,国内多地发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2022年1月3日0-24时,陕西省西安市新增本土确诊95例(此轮疫情陕西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1785例);浙江省宁波市新增本土确诊8例(累计报告24例);上海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系外地来沪人员。   另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全省昨日新增本土确诊5例(郑州市1例;洛阳市、许昌市各2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

和县:做好“三篇文章”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和县:做好“三篇文章”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专稿:去年以来,马鞍山市和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着力在政策制定、平台搭建、服务提升上下功夫,多举措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改善人才发展生态,全力做好引才、育才、留才文章。   坚持以政策制定为牵引,培植引才“梧桐”。完善人才招引政策体系,持续加大对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分类制定《和县事业单位引进紧缺专业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和县医疗卫生人才引育实施暂行办法》《和县...

和县:新年*一天很暖和

和县:新年*一天很暖和

  “奶奶,喝杯姜茶,暖暖身子吧,感谢城王声市有您的奉献”。2022年1月1日凌晨5时许,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蚂蚁力量儿童义工团”的团员们,在家长的陪护下,正在给清洁工送去姜还泳分茶。当天来自城区5所义悬头小学的50名孩子参加了“和你在一起,温暖我的城”公益活动,为清洁工、保安、出租车司机等群体送去热气腾腾的姜茶和保暖用品,活动旨在让青少年认知公益,了解慈善,并用实际行动积小善,成大爱。...

和县新增3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

和县新增3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

  日前,我市公布2021年度马鞍山市农业科技园区认定名单,和县绿九湾瓜果蔬菜建设的“马鞍山市绿九湾待剩芦笋科技园”、新候拆池源农业建设的吊消这“马鞍山市新源蔬菜种苗科技园”、皖东农业建设的“马鞍山市皖东辣椒种苗科技园”3家农业科技园区榜上有名。至此,和县已建有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2家。   近年来,和县科技部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根据产业特色培育农业科技园区,将现代农业的新...

【关注】今天马鞍山开了10场新闻发布会!这些内容与和县有关!

【关注】今天马鞍山开了10场新闻发布会!这些内容与和县有关!

  在全市范围内50所中小学推行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其中,含山县5所、和县6所、当涂县6所、花山区19所、雨山区9所、博望区2所、市直属学校3所)。   截至2022年1月11日,全市城乡189所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含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等)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参加课后服务学生数13.98万人,学生参与率95.58%;“5+2”全程参加学生数13.23万人,占比90.5%;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