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内容

郑蒲港新区:厚植创新沃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admin6个月前 (10-13)未命名20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走出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郑蒲港新区心中有“数”。近年来,郑蒲港新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新引擎”,持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富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贴片电阻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只见上百台智能化生产设备高效运转,工作人员不时穿梭于产线之间忙着记录生产数据,一卡板一卡板贴片电阻元器件“整装待发”。然而,偌大的厂房里只有几名工作人员,这与“火热”的生产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建厂之初,公司就是按照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设计产线人,借助蕞新的生产设备,我们可以轻松完成传统生产方式两三千人的工作量。”该公司总裁周海生说,一直以来,富捷电子持续增加研发投入,通过产学研合作,已拥有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三十多项,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今年企业产值有望突破3亿元。

  组建晶片电阻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贴片电阻的设计能力,重点突破高端贴片电阻的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形成了企业核心优势;拥有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重视生产过程的精益管理,优化生产线布局,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工艺,使贴片电阻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提升;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并通过共享资源、联合开展技术研发等方式,推动高端贴片电阻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吸收先进技术,保持自身技术水准与国际同步,开发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富捷电子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国内贴片电阻制造的领军者。

  富捷电子的发展之路是郑蒲港新区重视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郑蒲港新区持续推进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筛选区内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高企培育库,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

  早在2015年12月,瑞声科技就在郑蒲港新区投资建设无线充电设备及手机背板集成模组制造基地项目。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700亩,总投资6亿美元,此后又多次追加投资。今年上半年,瑞声科技产值达4.2亿元。

  这个由马鞍山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前期引入的项目从一开始就担负着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的重任,南大研究院的瑞声合作实验室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研发当中,对项目的孵化投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像瑞声科技这样由南大研究院参与,推动“政、产、学、研”科技创新的项目在郑蒲港并不少见。

  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成立以来,已建成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平台、产业孵化平台、技术转移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高效协同的科研体系,各类转化平台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完备,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互融合。南大研究院还积极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与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22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开发合同,包括安徽紫江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兴聚力精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郑蒲港新区持续发挥科创平台作用,依托马鞍山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在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立足郑蒲港新区在半导体和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共建科技研究中心和概念验证中心;与上海张江研究院合作建立孵化基地,培育中小企业;与中科院纳米研究所合作建立纳米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支持企业发展拳头产品。

  郑蒲港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区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资源作用,不断集聚创新要素,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壮大创新主体,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持续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记者 柴胜松 通讯员 丁刘彬)

  [编辑: 崔安坤 审核:王小明 戎小平 ]

  安徽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马鞍山市反馈督察情况

  袁方在2024年全省第四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马鞍山分会场强调 紧盯年度目标任务 主动自我加压 以良好的状态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新的起点,新的进发。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吹响了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马鞍山新篇章的进军号角。我市各级各部门迅速召开会议,对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进行部署。大家一致表示,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把各项改革部署落到实处,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详细]

  全市约6万名职工国庆假期坚守岗位

  国庆假期,全市绝大多数重点骨干企业连续加班生产,共有约6万名职工坚守岗位,7天共创造工业产值约75.95亿元。[详细]

  山鹰国际:从“制造”到“智造”,解码新质生产力

  暖煦秋日,记者走进集操作调度、信息分析、应急指挥于一体的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安徽山鹰(以下简称“山鹰国际”)智控中心,只见一面面大屏、一台台电脑上,各条产线的实时数据一目了然,废纸一体化智能质检管控系统、一体化智能安防系统等尽在掌握。[详细]

  在绵绵细雨中,国庆假期画了一个圆满句号。市商务局预计,7天假期,全市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亿元,同比增长(下同)9%。市商务局监测的17家重点商贸企业7天共实现销售额13598万元,增长3.3%。[详细]

  国庆假期全市实现旅游收入22.7亿元

  假期,因旅行更丰盈。国庆黄金周,全民出游热情高涨,我市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不断点燃“假日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据统计,国庆假期,全市实现旅游收入22.7亿元,央视先后4次关注长江不夜城等景区,宣推我市将长江文化与夜游融合的中式美学。[详细]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hexian.021cf.cn/index.php/post/801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两年三个关键字看科大硅谷的成长

两年三个关键字看科大硅谷的成长

  两年,安徽科技创新的一个“谷”,正茁壮成长为一片“乐园”。   2022年6月,安徽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科大硅谷”应运而生。   “厚植创新生态,感召五洲英才”。如今,拔节生长的科大硅谷,创新生态葳蕤,落地创新型企业1391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支,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   被视作安徽的“科漂乐园”, 两周...

南京「明发江湾新城」丨明发江湾新城售楼处丨明发江湾新城欢迎您丨预约电话

南京「明发江湾新城」丨明发江湾新城售楼处丨明发江湾新城欢迎您丨预约电话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南京「明发江湾新城」售楼处电话:   明发江湾新城集住宅、商业、教育、娱乐、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端项目。   已开通的宁和城际S3号线号线(宁和城际)的开通,乌江正式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南京地铁S3号线(宁和城际)贯通了南京主城、...

何以为“新”?瞄准细分“新”赛道

何以为“新”?瞄准细分“新”赛道

  皓元医药马鞍山产业化基地车间。刘青元摄   4月17日,走进皓元医药马鞍山产业化基地智慧化中心控制室,一个集工艺流程调控和车间动态监控于一体的智慧大屏映入眼帘。屏幕上显示着各种机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就连车间里屈指可数的人员位移都清晰可见。   “你看!画面中的罐状设备是反应釜,可用于制造各种化学药品和制剂。我们可以通过系统实时看到每一个反应釜内部的...

【新华网】马鞍山:以改革创新集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华网】马鞍山:以改革创新集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郑蒲港新区半导体产业园。丁刘彬 摄   马钢炼铁智慧控制中心。储灿林 摄   马鞍山经开区东科半导体公司生产车间。储灿林 摄   作为沿江重要工业城市,制造业是马鞍山的立市之本。马鞍山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以制造业为“纲”,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数字赋能产...

“近邻”变“队友”“长风”疾行舟

“近邻”变“队友”“长风”疾行舟

  上午9时,东爵有机硅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自林驾车从南京市浦口区出发,9时34分,到达位于和县的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的项目工地。因为新项目落户和县,朱自林很快适应了这种“跨省无感漫游”的节奏。 “伙伴”园区、新型功能区、“一体化”、跨省通办……随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纵深推进,我市与长三角城市的距离前所未有的拉近。昔日“近邻”,变成了今日“队友”,携手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潮中踏浪前行!...

向“新”而行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向“新”而行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科技,马鞍山“单打”成绩很亮眼。   2024年1月1日7时23分,整列装用国产高速车轮的G364次复兴号长编组动车组从武汉站驶向天津,马钢高速车轮就此进入中国高铁整列装用载客运用阶段。   2024年6月,马钢矿业罗河矿参与合作研究的“地下金属矿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创新,...

“科大硅谷”两周年丨探寻科创安徽新动力

“科大硅谷”两周年丨探寻科创安徽新动力

  央广网合肥6月18日消息(记者徐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安徽“妙手”布局——两年前的6月,《“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应运而生,让智慧种子生根发芽,让科创之花绚烂绽放。   如今,“科大硅谷”片区已落地创新型企业超1391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只,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   两年的发展证明,推动安徽经济行稳致远,...

马鞍山以数为“擎”加快产业提效升级

马鞍山以数为“擎”加快产业提效升级

  泉峰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濮 勇 摄   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瑞泰马钢的高性能不定形耐火材料生产线联动试车。(资料图片)   汉马科技新能源汽车整装车间。 储灿林 摄   正奇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车间。王文生 摄   马鞍山市统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推进城...